基于“微课+直播课”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巴蜀公开课云上教学方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 田婷
[导读] 2020年1月29日,疫情之下,教育部及时作出大中小学延期开学的决定
        摘要:2020年1月29日,疫情之下,教育部及时作出大中小学延期开学的决定,并启动了“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各大中小学及时作出回应,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疫情艰巨,但是仍然阻挡不了老师们在云端探索的热情。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灾难能够打败中华民族。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缔造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在与战争同行的八年期间,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子。灾难使人反思,反思促人成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作为教育的逆行者,老师们必将攻破各种难关,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完成这次灾难带给我们的考验。
        关键词:微课,直播课,师生学习
        一、案例背景
        很多学校都在原定开学时间实施线上教学。全新的授课方式,直播课、播录课,还有各种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使得教师压力大。信息化的时代,老师需要终生学习这一职业素养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二、欲解决的问题
        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相比,笔者认为有三个最直观的问题。一是无法及时观看到学生上时的学习状态,无法直接接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授课缺乏时效性。二是卡顿、掉线,技术上缺乏支持。三是如何保证云课堂质量、如何保证关注人人做好对学生的反馈的同时,又能保护好师生的视力。这些都是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来阐述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是怎么在云课堂中逐渐摸索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总结和反思了两周公开课的基础上,笔者制作了一个思维导图。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备课和技术准备
1.心态上的准备
        心态上,首先需要老师们能沉着应对网络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面对孩子们没有在传统教室里上课时的那种仪式感时,老师应该怎么处理。笔者发现可以先下载好预备铃声和正式上课铃声,到了上课时间,提前两分钟播放预备铃,孩子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云上课精神上的压力。
2.技术上的准备
        这就需要在上课前事先进行预演一次课程,邀请自己的朋友、家人进入云课堂,测试麦克风、测试投屏、测试音频等。
3.教学资源上的准备
        笔者发现网上授课比传统意义上授课,需要花费老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备课,任何的教学资源都只能通过网上来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很早备课。由于笔者所在的巴蜀小学全校老师们在寒假里都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录制好了播录课。但是每个班级的学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备课。
        此外,除了英语的复备课之外,笔者还会制作英语早读的课件,让孩子们统一跟着课件里的音频早读,效果更好。
        笔者还在云课堂之前提前打印好了学生名单,关注人人。
        上课前,笔者通常会提前5分钟到云教室,联动班主任将自己设置为联席主持人。联席主持人可以拥有全体静音的权利。这样便可以维持云课堂的纪律。
        (二)课中:关注人人
1.仪式感
        笔者坚持课堂英语上下课礼仪、坚持播放铃声、坚持重申课堂规则。开课前重温课堂用语,通过视频表扬坐端正的孩子。笔者认为即使是云课堂,老师们也有义务给孩子们树立对课堂的敬畏之心。老师虽然是在电脑屏幕的一端上课,也应该对自己站的这个特殊的云讲台持有一颗敬畏之心。
2.举案说法,榜样育人
        巴蜀小学的教育是基于“做”的哲学。如何设计课堂过程,使得孩子们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笔者思考可以用一个生命的成长来启发另一个生命的成长。
        在前期的初探索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对榜样学生和快乐分享这一个环节很感兴趣,而且真正地起到了推动其他孩子行动起来或者完成的更好的作用。有了激励之后,孩子们每天提交作业自主性越来越强,在没有老师的催促交作业的情况之下,班上作业提交情况达到了93%,同时孩子们分享的作业质量也很高。
        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推举本班的榜样学生,以榜样育人,以榜样激励其他学生。每天选几个进步很大的学生的作业来展示作为“快乐分享”。这样既分享了高质量的作业,也激励了进步大的孩子。每天推荐的榜样学生和快乐分享的视频不一样,做到关注人人。
        (三)课后:开放性和有创意性的作业。
        巴蜀公开课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创造力,老师的作业布置需要有创新性,人文性,更生活化。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有活力灵活去学。笔者从学生身上有这样一个启发。
        巴蜀小学英语公开微课的第三周学习内容是学习一首欢乐的歌曲。由于笔者目前所教班级是一年级。下面笔者将特别分析低段的这首非常快乐的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巴士车轮)。本首歌旨在培养孩子们快乐的情绪。在家里蹲一个月之久,6岁左右的孩子难免在情绪管理上有一些难度。笔者认为这首歌的节奏轻快,易于诵唱,非常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但是有一个难点,即,里面的歌词有些单词发音对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比如说through(咬舌音);round and round(吞音)等。尤其是在没有专业老师的面对面指导的情况下,孩子要想诵唱这首歌,在记忆力方面挺有难度。于是笔者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孩子们易于背诵歌词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学生的视频。
        这位学生将歌词里每一个动词都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了出来,每一个名词,学生找到家里的玩具,玩偶来替代。笔者思考这不正是TPR教学法吗?
        TPR教学法即:直接式沟通教学法,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建议孩子们边唱边做动作,这就是基于TPR教学法。TPR教学法是现目前教研员非常推荐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笔者将这个教学方法介绍到所教的几个班级后,发现再次录制的学习视频,效果真的是显著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个别孩子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学生们的成果分享,也越发精彩。
        笔者作为老师也在思考英语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作业布置注重学情也有学科融合,笔者通常会观察孩子们当日学习的语文课、美术课、数学课的作业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学科,做相应的思考。笔者布置过的作业有“英语+音乐”的融合、“英语+数学”的融合、“英语+美术”的融合、“英语+体育”的融合。

       
        三、成效与反思
        笔者在云课堂的不断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个自己云上课的固化模式。通过孩子们提交的作业,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既探索了太多未知的技术领域也在教学这一块也得到了更多的思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如何提高孩子们专注力这一块,如何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品质,老师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与努力。
        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学的当今,疫情,已经是一次契机,是一次把坏事变成推进教育变革的机遇。在这次网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线上教学的峰值下,在全民网课背景下,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强大的变革力量。可以预见,春暖花开,开学的那一天,老师们都个个技能加身,那时候的教育将会是一片百花齐放的美好场面,是一片线上线下课程互生互动的新场面! 
        参考文献:
        1.沈良忠, 昝乡镇, 高曼如. 基于Moodle平台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v.38;No.638(0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