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在高中教育中研究家校共育路径已经成为了高中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摸排学生学习情况,优化家庭教育模式的根本方式。尤其在疫情期间,除高三学生之外,高一高二的学生还需在家学习,教师也没有办法直接监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重要资料,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本文将进行如下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各位高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中家校共育;路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中施行家校共育对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其正确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家校沟通渠道的无缝衔接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高中教师继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掌握他们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继而通过科学的家校共育策略改善其学习思想和行为,形成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不同学生的居家学习情况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高一高二阶段,学生们在学习中已经表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可划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三者在学习思想、行为、方式方法方面均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学习情况,需逐一进行分析。
(一)学优生的学习情况
学优生要么是对学习非常感兴趣,要么是有非常强的自律能力,两者皆可成为促进其学习的主要动因,所以学优生的学习情况非常好,通常不需要教师和家长刻意督促和引导,但繁重的学习任务也难免会给学优生造成不小的心理负担,所以引导其劳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等生的学习情况
中等生属于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或自律能力的学生,对他们来说,真正拔尖冒头是一件难事,但绝对可以跟上学习进度,他们在校学习时效果要比居家学习好得多,因为在居家学习阶段他们缺少教师的引导,会产生迷茫、无助等消极的学习心理,如无正确引导,则很容易变成学困生,所以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毅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学困生相较于学优生和中等生,既无很强的学习兴趣,又无很强的学习自律能力,他们是学习中最难管理的学生群体。在校阶段尚不能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居家学习时更会表现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敷衍了事等不正确的学习思想和行为,所以增强其学习兴趣和自律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二、互联网技术对高中家校共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高效顺畅的交流渠道
教师和家长之间必须建立高效顺畅的交流渠道,这样才能保证家校共育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人与人的时空界限,教师在校,家长在家,两者依然可以保持密切交流,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双方都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思想和动态。
(二)教师和家长可在同一网络平台中教育学生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催生了很多的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辅助类软件,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协商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案,甚至在作业收发平台上还可以实时监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继而增强家校共育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家校共育路径分析
上述分析中提到,学生根据学习情况的不同,可划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对症下药,基于互联网技术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方案,才能与家长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共制教育计划,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且增强学习信心,树立学习目标。
(一)利用网络通讯平台
对学优生来说,改善其学习情况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家长从旁指导即可。因为在学优生的心中,他们有目标,有方向,能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去走。只不过在居家阶段,他们孤军奋战,难免会因缺乏比较和竞争而心生慌乱,每日都苦学硬学,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多给家长发一些有益学生身心的知识和技巧,告诫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学习压力,反而应多和他们交流互动,适当转移其学习注意力,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在劳逸结合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态势。
(二)线上教学和作业布置
对中等生来说,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毅力的方式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一方面,教师需要在线上教学和作业布置两个环节激发其学习信心,线上教学环节遵循“少讲,多思,多练”原则,作业布置环节则遵循“少量,精简”原则。另一方面,家长需要监督孩子的日常学习行为,师生在同一作业平台上监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加强线上互动交流,在孩子倦态之时及时引导和鼓励,逐步培养其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教育管理方式
学困生的居家学习情况最为糟糕,一时之间很难纠正其错误的学习思想和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循序渐进,这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利用教育监管技术提升管理教育质量。一方面,教师必须要针对学困生制定特殊的教学管理计划,根据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作业成果制成统计表,同时组织“家长论坛”,大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科学的教育监管方式,另一方面,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比如上网课时有没有偷偷玩游戏,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等,通过在线办公软件或通讯软件,每日完成“学习行为调查报告”并交给教师,教师则及时反馈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施行家校共育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作为高中教师,应当明确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以此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和家长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努力积极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帮助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新课改下,希望广大高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继续探究家校共育策略,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冉兴星, 香海霞. 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家校共育[J]. 学周刊, 2020(1).
[2]郜鑫山.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探讨[J]. 好家长, 2018(90):26-26.
[3]王明芬, 孙国忠.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08):216.
[4]秦丽丽.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社共育生涯教育平台的建构[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12).
[5]张海梅. 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沟通[J]. 学周刊, 2016, No.285(0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