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籍信息化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刘道琳
[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高中学籍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提出的各项要求,但是由于学籍管理体系的管理水平与学校教育管理效果直接相关,所以强化学籍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高中学籍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并详细的分析了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之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措施,以此来促进我国高中学籍管理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学籍;信息化管理;问题与措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更是起到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但实际上,数字信息化的引入为高中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主要以学籍管理工作为主要讨论对象,从学籍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手,详细的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籍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多项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
        1 强化高中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信息化管理不仅是学籍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手段,还与学校未来的数字化发展要求相契合。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进而使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人数不断攀升,因此高中学籍档案的数量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速度保持同步增长。同时,由于学籍档案的产生领域十分宽泛,再加上学籍内容的分类更加细化,使每份档案中蕴含的信息量逐渐增多,所以新时代对高中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学籍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具有延续周期长、工作量大、技术水平高等多重特点,尤其是面对大量的学籍信息,如果仍然选择使用传统的手工查询和整理方法,那么不仅无法适应新时代下提出的快节奏工作模式,还可能会直接拉低信息查询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如,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都会拥有一份属于个人的学籍档案,档案中分别包含中考成绩、学籍卡、健康卡、登记表等多项信息内容,但是这些学籍信息却并不以个人为单位独立成卷,而是以学年或班级为整体统一装订[1]。同时,高一学生在下半学年需要进行文理分科,而这就导致学生们毕业时的班级与入校时的班级并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想要在短时间内寻找某位学生的学籍信息就变得异常困难。
        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都积极的引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这时只需要将学生们的学籍信息统一传输至数据库当中,并建立起完善的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查询的速度和准确性,还能确保学籍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化管理是高中学籍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档案资源的独特价值。同时,随着学籍信息的作用不断增强,只有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纸质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传统档案信息具有的管理难题,从而发挥出学籍档案的最大价值。
        2 高中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籍管理软件的契合性较弱
        目前,对于大多数高中学校而言,由于技术水平不达标或资金投入量较少等原因,始终无法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学籍管理软件和系统。对此,大部分高中学校只能选择使用由第三方提供的管理软件。虽然由第三方提供的管理软件自身的技术水平确实能够满足校方管理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第三方供应商并非学校内部管理人员,所以未能对学校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而这样一来,就导致他们在设计管理软件时,只能依靠自身想象和以往工作经验进行设计和规范,最终由于管理软件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与学校实际需求之间具有较大区别。
        2.2学籍管理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不足
        上文提到,由第三方供应商制作完成的学籍管理软件,具有针对性弱、独立性差等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出现了多重问题。对此,如果选择将管理软件交由学校相关科研团队组织研发,那么则会出现以下几点新增问题。首先,高中学校大多以教学为主要目的,所以学校内部科研团队具有的技术水平基本都达不到相关要求,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次数较少,使部门之间的契合度较差。其次,部分学校管理者并未认识到管理软件对于学籍管理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并不看重该项软件开发工作,或对待软件开发不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容易诱发信息紊乱或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学籍管理软件的创设难度,再加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所以根本无法满足使用管理软件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而不仅直接降低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还加大了原有学籍管理工作的实施难度。


        2.3缺乏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生的学籍信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在管理学籍信息时必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对此,为了从根本上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会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学籍管理任务。但实际上,学籍管理工作并非任何一个单独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只有通过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才能最终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具有更强的复杂性特点,面对现代化学籍管理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协调好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2]。就目前我国各高中学校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学生们的学籍管理工作直接由教务处负责管理,这为教务处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4教务处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学籍信息化管理要求校方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学校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全面的规划,导致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只能实现教务部门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而无法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取得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进而也就无法实现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与交换。这种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籍信息无法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与更新,还会为后续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校方在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时,由于学籍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籍信息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最终会影响到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改革并完善高中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传统网络环境建设,完善相关硬件设备
        为了满足教师们的办公需求和学校的日常管理,大多数高中学校都会建立起校园网这一重要平台。因此,在推动学籍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借助校园网平台便可以轻易地解决信息传递、系统更新等问题。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校园网具有网络共享性的特点,所以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使学籍信息出现泄漏。因此,强化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以确保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为了确保校园网服务器的质量与安全,可以分别设立两台计算机作为校园网服务器而使用。其中一台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性和安全储存,另外一台则需要确保网络联通率的顺畅,在两台计算机的共同辅助下才能为校园网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其次,使用安全防范性高的防火墙技术,避免黑客非法入侵并防止对数据系统造成损坏。最后,为管理系统开设授权使用模式,确保只有获得使用权限的人才能够顺利查看和调动学籍信息,以此来强化校园网平台下学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建立健全高中学籍信息化管理体制,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高中学校在开展实际办学时,必须要将相关部门下发的具体文件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执行标准,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文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校风、校纪总结出最适合学校使用的学籍管理制度,最终根据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学籍管理系统[3]。除此之外,在学籍管理系统的辅助下,必须逐渐培养并强化教师和学生们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籍管理系统的最佳效用,并进一步加快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3.3积极培育并提高学籍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们的综合素质
        学籍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所以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素养能力。首先,每位管理人员都必须拥有足够的工作信心和责任感,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目标,只有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进步,并对学籍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4 结束语
        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学校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本文提到的学籍信息化管理是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迎合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的必要手段,只有不断强化管理人员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并认真学习新型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信息发展规律,并为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潇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研究[J].桂林旅游学院,2019,25(10):88-89
        [2]周文海.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35):125-126.
        [3]钟玉玲.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对策[J].西部论丛,2017,10(08):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