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一问”领“全堂”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浅谈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李俊
[导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从关键处问,让课堂问题精简化,精炼化,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深刻领悟,追根究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问学生之前先千万次地问自己,“我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不易理解的是什么?”在反复的钻研、思考中让课堂问题精简化,精炼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该从何处着手,怎样提问更有效呢?下面谈一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抓住课题,让“问”提领全文。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往往能窥见文章里美好的景色。许多题目中有一些关键字词常常透露着作者的情感,如《虎口藏宝》的“藏”,《坚定的锡兵》的“坚定”,《倔强的小红军》的“倔强”……如果我们能仔细揣摩,从此处着手提问,就会让教学“提领而顿,白毛皆顺”。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就抓住了题目中的“壮”来提问。教学伊始,我和学生一起理解了“壮”的意思,让学生明白了怎样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壮”,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壮士”。在此基础上提出核心问题 :“课文是怎样紧扣‘壮’字来描写狼牙山五壮士的?”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认真学文,全班共同研讨品味,在品读五壮士的壮言、壮心、壮举、壮行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五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描写得深入人心。一个问题,就像一根绳子把全篇文章的知识点都系统地串联起来,我们只需要“顺藤摸瓜”便能轻松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二、抓住文眼,让“问”瞻前顾后。
        古人写文章有“画龙点睛”之说,今人也有“一词灵动,文采飞扬”之语,可见,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有这点睛之笔,而这便是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抓住“文眼”来提问,找到这篇文章前后的相互照应之处让课堂开合有度,精彩纷呈。
        《父亲、树林和鸟》采用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开篇就点明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接着从“望叶知鸟”“闻鸟知味”“知其快活”“知其危险”四个方面具体写父亲对树林和唱歌的鸟的喜欢。本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熟悉,了解,他能从浓浓的草木气中闻出鸟的气味,他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他也知道鸟最危险的时刻……他不只是“我”的父亲,还是鸟的“父亲”。毫无疑问,文章的“文眼”在第一自然段便出示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爱唱歌的鸟。”深研文本后,我决定采用“以朗读为主线,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围绕“文眼”提问来展开教学。“你从哪些具体描写中体会到了父亲对树林和小鸟的爱?请你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

”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体会句子的情感,在“望叶知鸟”“闻鸟知味”“知其快活”“知其危险”每个环节的教学后都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爱唱歌的鸟”进行小结,这样的瞻前顾后既凸显了“文眼”,又让学生深深地领悟了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三、抓住矛盾,让“问”激起波澜。
        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提一些具有思考性、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根魔术棒,吸引这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从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作者在情感或写法上往往会埋下伏笔,看似前后矛盾而又字字珠玑,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才能悟出其中的精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抓好这块“敲门砖”针对矛盾之处提出问题,让一问“抛砖引玉”激起千层浪。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塑造了一位勇敢坚强、富有正义感的天神,但是在课题和文章中却多次出现了“盗取”“偷取”这样的贬义词。由于学生的认知不足,这样一些贬义词往往会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形成矛盾。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矛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紧扣“盗”与“正义”这个矛盾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盗是盗取、偷取的意思,是不正义的行为,那么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在‘偷盗’吗?”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他们产生了急于阅读文本的欲望,使读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这为下文的研读体会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抓住细节,让“问”扣人心弦。
    细节体现本质。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反映的是老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人格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老师丰富的教育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提问,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去年公开课上的《鸟的天堂》,在一班试上的时候提问学生:“你们喜欢树还是喜欢鸟,为什么?”问题提出来,大部分孩子陷于沉默,能说出喜欢的是什么,却完全说不出原因。在二班试上的时候,我就改了个问法:“喜欢树的孩子,你就是那颗大榕树,喜欢鸟的孩子,你就是那些美丽活泼的小鸟儿。想想怎么来介绍介绍自己吧!”话音才落,孩子们已经开始兴味盎然地说着、找着、画着。不过是问法的小小改变,孩子们的兴趣已经大大不同,抓住细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明。
五、抓住插图,让“问”妙趣横生。
         巧妙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对上活语文课,上好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有裨益。如果能发挥插图优势,巧用课本插图,创造性地提问就能激活课堂,提高效率,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左公柳》一文中唯一一副插图便是左宗棠抬棺出征的画面,这幅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几百年前那个悲壮的出征画面,让人深深震撼。这幅图就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悬梯,对学生体会左宗棠视死如归的爱国形象很有帮助。教学时,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语言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场面,紧接着引导学生聚焦插图追问:“看到这口黑漆漆的棺材,西征的战士们会怎么想?面对强敌,他们又会怎么做?”插图的展示,情境的创设,气氛的营造,让学生如临其境,容易产生想象、联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训练了语言文字,真是一举多得,为教学“锦上添花”。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问题的繁琐化,核心问题只要一问足矣。一问“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一问“瞻前顾后”,逆向探究;一问“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欲罢不能;一问串起听说读写,突破重难点;一问妙趣横生,让人遐想连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的“巧”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巧”提问》
         《用巧问点亮语文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