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1张宪芬 2郭永新
[导读] 分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分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提倡将学生分成多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分层次制订教学目标
        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然后再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把握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然后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基础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此目标下实现良好发展。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参照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分层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求其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并通过物理实验明白参照物的应用,掌握参照物确定方法;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求在理解、应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在物理实验中结合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提出相应的疑问,并得出结论;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掌握基础知识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应用参照物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
        二、课外巩固分层次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坚持课内作业相同、课外作业分层次的原则,在布置课内作业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即便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C层次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而在设置课外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拓展,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一般可分成几种情况:1.基础提升题,这类作业主要是将教材中的难题细化成不同类型的小题,让C层次的学生在课后完成。

2.稳步提升题,这类习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完成教材课后习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综合题,让B层次的学生完成。3.拓展提升题,主要是让学生完成难度大、要求高的综合性练习题,让A层次的学生完成。以“蒸发现象”为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C层次的学生思考冰块放在室外融化时,有多少个物理状态的变化;让B层次的学生思考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干得快,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让A层次的学生根据蒸发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关于家庭节约用水的调查报告。
        三、分层次开展知识辅导
        知识辅导是学生课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辅导活动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微信平台等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物理知识。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策略,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结合其实际情况,重点讲解基础课程知识,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微课中以问题启发为主,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微课中要给予其更多的思维想象,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物理竞赛题,让其思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理解这部分知识,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要求可以根据教师讲解,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对于B层次学生,要求其可以根据教师讲解,完成实验操作,并将凸透镜力矩改变时,凸透镜成像变化情况准确地描述出来;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分析,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从中归纳出物理现象,并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解释,如在什么时候光镜成像最小、最大、不变。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分层教学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层次,让学生可以在分层学习中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