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造力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那么,当前小学生阅读创造力培养方面面临着哪些现状问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文化体系,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创造力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标要求,各学科都加强了对于学生学科素养,尤其是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与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也为当代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创造力培养现状
(一)阅读量有限
由于我国小学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阅读教学资源有限,阅读量的积累严重不足,其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意识的开拓创新自然也无从谈起,学生阅读创造力受到一定限制。
(二)阅读形式单一
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语文阅读内容主要来源于课本教材文章,其阅读培养方式也主要靠每天早晨半小时晨读,及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领读来实现,其他阅读方式不多,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量积累方面也有所欠缺,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存在很大困难。
(三)自主思考空间不足
受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方式的限制,学生无法落得足够独立、情景的空间与时间来思考阅读文章问题,其思维创新意识的拓展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化都不理想,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是任重而道远。
二、阅读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课堂教学培养
当前的课堂教学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与内容,因此想要提升学生阅读创造力,首先需要重视语文课堂上文本教学理念与技巧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小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的层次、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与文化知识,开拓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意识,启迪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其次需要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在课程讲解中更多的融入理性思考与文章作者背景、情绪情感情景分析,将学生带入作者的作文情景中,引导其切身体会并感悟作者写作时候的思想境界与心绪,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字里行间的深刻内涵。这有助于学生自身语言文化素材的积累与思维意识的觉醒,长此以往,养成学生自主思维思考的习惯,对于阅读创造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比如,在进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可以从动静两种状态分析、探讨,也可以从景观人物方面研究、议论祖父的园子中都有哪些景致,这些详略得当、动静咸宜的精致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与思想,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其准确的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创新意识与创造发现新知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养与重视,也避免了学生只会人云亦云的盲从别人的观点,而无法形成自身见解的尴尬场面。
(二)课后练习培养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与效果,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地专项阅读训练,启迪学生思维思考的能力,总结发现阅读理解思路与解题技巧,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提高小学生阅读创造能力。比如在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后,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并融入自身实际与感情,自由仿写一篇关于自家菜园、果园的文章,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于原文修辞、表达手法的巩固与创新,更是对于自身思维逻辑的启发与拓展,自身心境、情绪的深入挖掘与发现,对于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实践检验,其阅读创造与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与锻炼。
(三)课外阅读培养
除了课堂学习与课后式训练戏外,拓展课外阅读知识,丰富自身阅读量的积累也十分之必要。只有足够多的阅读理解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基本的语文阅读知识体系与解题思路,提高阅读答题水平与速度;只有足够多、不同种类的课外阅读,才能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思考能力,从而实现创造新生词汇与语言表达的能力。课外阅读的类型不限,可以使文章作者相关,比如,学完《祖父的园子》,还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其他文章,如《跋涉》《砂粒》《马伯乐》《生死场》《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等课外读物,从而了解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思考、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也可以是各种有趣的寓言童话故事,神秘的神话传说,优秀小学生作文等,课外阅读并不只是看看就行了,还需要思考并摘录课外阅读文章中自己觉得比较经典且有意思的话语,或者好玩有趣、值得借鉴的内容,加以学习并模仿,以提升自身阅读创造力。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阅读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送思维思想、行为意识、基础知识储备、造生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其具体培养过程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启迪、课后实训练习、课外阅读积累三方面逐一实现。
参考文献
[1]冯旭龙.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1).
[2]仲启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7):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