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魏云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魏云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持续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
        (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中卫热电有限公司  宁夏中卫市  7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持续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家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及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突破,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并探索新思路。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所采取的计划、决策、组织及控制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及策略,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电力生产不同于其他行业,在生产活动中具有较高危险性,所以电力生产企业对相关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提出的要求要高于其他行业,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相关的规程规范。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电力供应,甚至会导致社会民众工作生活和区域经济受到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序的电力生产活动。总而言之,电力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为电力供应提供稳定与安全的环境。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当前,在电力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其根本原因是企业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一部分工作人员技术不够成熟,进取心不强,经常进行着不符合规章制度的操作,为电力管理安全方面埋下隐患。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和业绩与工资有关,由于三者间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员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继而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
        2、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不仅反映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未按正规方式处理工作,而是用习以为常的方式处理工作,从而使工作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违章指挥等。例如,在临时性的作业中,配电工作人员未填写修理票就进行修理,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3、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目前,我的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安全管理的措施未能落实到位。很多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项目的操作管理,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没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管理效果较差。由于管理人员未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没有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较差。
        4、安全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不严格或执行得不严格,所有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它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1)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2)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3)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事故后才恍然大悟。有的职工对《安规》不熟,以似懂非懂的心态投入工作,或为了省事方便,不按《安规》的要求执行;有的职工思想麻痹,工作中凭经验而想当然地办事,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
        5、设备管理方式不科学。电力工具和设备是供电的主要工具,优质的电力工具和设备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目前在许多农村供电所,小型器材和质量不过关的器具在农村的使用非常频繁,在电力生产效率不达标的同时,也给农村人民的安全带来隐患。

同时,未有相关技术人员对安全器具进行定期检查,从而使农村中的部分工作器具处于报废、破损状态,增加了管理者的管理难度,也给电力企业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增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职能,积极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加强对生产第一线的管理,确保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和亲密合作,以提高整个生产的安全性。
        2、加强电力设备管理。在我国电力企业实际运转过程中,电力设备至关重要。如若此类设施设备在平时运转时发生了安全故障,会造成电力企业出现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做好电力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及维修电力设施设备的维护作业,找出其存有的不稳定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以保证电力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电力企业也应将先进的科技运用其中,及时更换陈旧的设施设备,避免出现安全故障问题,以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的顺利展开。
        3、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意识。首先,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者要树立安全管理的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即做到尽职尽责,始终坚持忧患意识和职责意识,采取严格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要采取和运用各种手段,把防范事故的重点放在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控制防范措施上。
        4、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其中的各项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要坚持行政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的制度,从管理的角度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在实施全方位安全生产时,要对安全生产的路线和设备进行划分,将各个区域的责任进行分解并落实到责任人。为了促进全方位管理的新格局,还要求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落实到绩效考核中。将安全生产与个人、班组及部门的利益挂钩,并建立考核指标,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化、全过程管理。
        5、健全安全管理体制。1)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章程。建立或健全电力安全管理章程后,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要注意更新不合理的章程,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保证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能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2)建立问责制度。加强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需建立一套“问责制度”。确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可提高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最终目的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6、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电力安全管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且专业性强,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严格按相关标准对电力生产活动进行监管,把好每一道工序质量关,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国家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或重点对有关电力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督促电力企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方案工作。由于操作不规范、外力破坏等原因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电力企业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根据电力生产情况事前制定相关安全事故预防应急方案,防范于未然。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力部门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需明确当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管理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晖.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工业,2016(08).
        [2]李鸿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5(34).
        [3]冯宪鹏.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尚品,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