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张兆通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张兆通1 荀帅2
[导读] 摘要:建筑体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保障整个建筑物安全性与稳定性的依托,也能够很好的处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身份证号码:37083119870506XXXX  山东济南  250100;2.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建筑体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保障整个建筑物安全性与稳定性的依托,也能够很好的处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目前,建筑行业结构设计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伴随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因此,想要提升建筑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应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本概念
        安全性是指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对外部作用力或突发状况的承载负荷能力。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充足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灵活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建筑结构受力计算,保证建筑形体与构件设置的合理性。正是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要求较高,设计人员就需根据建筑功能特征、空间划分特征与荷载分布特征等关键要素,明确结构形式与构件配置形式,进而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等多方面要素。同时全面考量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2.1设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建筑结构设计之所以会存在落实程度不理想,使得建筑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的各类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匮乏。尽管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规章条例,但多数建筑企业盲目注重开源节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各种规章条例视若无睹。另外,建筑企业往往会私自改造建筑结构,甚至是偷工减料,这极大的增加了建筑安全隐患。
        2.2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勘探
        结构设计和很多具体因素有关,建筑体的性能、需要达到的设计效果以及建筑体周边的环境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方法,并且会决定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不少设计人员在展开正式的方案设计前并没有充分细致的考察现场情况,对于建筑体周围的条件和所在的地质环境缺乏细致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设计过程会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地基基础方案设计上缺乏针对性,会直接导致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乃至后续使用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2.3建筑材料不符
        建筑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倘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者可能会出于经济或其他条件而减少就钢材的使用,或者使用重量较轻材料展开具体的施工,进而呈现建筑美感,建筑可使用的面积也会随之扩大。如此,既无法实现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其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倘若使用质量较轻,并且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可能会加大成本投入,而部分工程负责人员为尽可能的缩小支出,选择某些质量不达标的便宜材料,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势必会增加安全隐患。
        2.4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不足
        地震对建筑安全有极大的影响。对此,建筑结构设计应注重抗震设计。目前,部分特殊区域地震灾害事故频发,因地震导致的建筑坍塌事故也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也对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视力度不足,建筑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按照现有建筑抗震规范要求来看,建筑结构在设计中,应对不同情况和等级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特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经常被设计人员忽略,而抗震构造在抗震过程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抗震构造措施的不合理,导致建筑在地震情况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另外,我国地域较为广阔,各区域的地质结构特征不尽相同,地震灾害的影响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设计人员不能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并做好相应的抗震措施,势必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3.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有效措施
        3.1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且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过硬的职业素养。设计人员要对自身的工作认真负责,对每一个构件都需做到精益求精,与施工方、监理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为日后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另外,设计人员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转变思想观念,客观认知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再者,建筑企业应加强设计人员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先进的理念、工艺和技术,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3.2提升现场勘探质量
        结构设计对于场地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建筑体周边的地理环境,现场的一些实际条件等,这些都会直接决定结构设计的方式和特点,也是设计师产生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依托。因此,首先需要做系统深入的场地环境和特点的勘探,深入细致的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形成结构设计的方案,这才是更加合理的做法。
        3.3加强对材料的把控
        首先,材料检验单位本身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检测资格,经相关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才能对进场材料开展检验工作。对于一些重点工程的主要建材,施工单位最好委托已经获得质监部门授权的单位来检测材质。最后,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入库前,相关部门需要向供应商所要求的采购材料的方为备案证明。
        3.4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相应的抗震性能
        地震对建筑安全有极大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并根据各地区的基本情况,调整抗震设计指标。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建筑剪力墙结构,一方面增强结构实际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提升建筑自身承载力、进而增强其墙体的刚性。具体而言: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正式的设计前要充分的做好现场建筑结构设计之前要进行实地的勘察,还需要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能够遵循现场施工具体情况,进而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3.5采取高效化的设计方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种技术手软和程序在快速发展,设计人员要善于利用这些使用工具来推动设计过程的有效实施。比如,可以利用BIM技术辅助结构设计的有效展开,这在进行建筑体的安全性设计上能够发挥非常明显的效果。这些高效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结构设计质量,也能够让具体工作的推进更好的实现。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体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并且会直接影响建筑体后续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因素多种多样,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想要提升建筑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房屋建筑的使用质量,有效落实建筑结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么春龙.谈建筑结构设计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山西建筑.2019 (01)
        [2]左大春.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居舍.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