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 王丽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丽 刘伟娟
[导读] 摘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体,林业生态修复代表了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体,林业生态修复代表了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岫岩县林业资源丰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基于短期利益驱动,导致我县林业生态修复建设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立足于工作实践,阐述林业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对策,以此推动我县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现状;生态修复;对策
        一、林业生态修复的内容及原则
        生态修复是指在人工主导下生态环境破坏方对生态环境本身予以修复,并且对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受损方环境权益以及生产和发展权予以赔偿和补偿的行为。但是,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法律责任的承担形式,也需要有标准来约束。因此,我国应当建立生态修复验收制度,从法律的层面来规范生态修复义务主体的修复行为,从而使得生态修复制度更好地发挥效用,实现恢复或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
        1、生态修复内容:其一,生态修复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为主,是通过对一个区域或一个小流域的严格管护,排除人为因素对其干扰及破坏,使区域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得到休憩并恢复其生态群落结构及功能的过程。其二,生态修复是一个生态自我恢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群落,是由简单向复杂、由单功能向多功能、由抗逆性弱向抗逆性强转变的。第三,生态修复不同于封禁治理及封山育林,应尽量减少人对生态的过多干预,缓解人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调节、恢复、进化功能。
        2、生态修复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条件等,区域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在生态修复时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在长期试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到合适的生态修复技术。
        2.2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生态学原则要求生态修复应按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做到循序渐进。生态修复应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展开,要有系统思想。
        2.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生态修复的经济可行、技术措施可行,并且社会可接受。经济可行要求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应有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保证;技术措施可行要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实施的技术措实,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可行性;社会可承受性原则要求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符合修复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2.4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原则。生态修复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停止对大自然的肆意侵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自我修复。此外,还要考虑生态修复的自然原则、美学原则等。
        二、林业生态修复的发展现状
        1、资源利用不合理。各地区的林业资源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林业修复的工作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我国当前林业生态修复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在发展林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导致林业资源浪费严重。
        2、森林防火有待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目前林业生态修复最难控制的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当前一些原始森林的森林防火管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生态林业修复存在地区差异。我国林业生态修复在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因此修复的效果不能统一评价。从林业修复的发展来看,一些大的自然保护区或者经济发达的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较好,而有些小地方的林业生态效果见微,这种地区的产业造成各地区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别。国家应该加大各地区林业生态修复的管理,防止因为管理疏漏造成人为的林业生态修复的地区性差异。


        三、提高林业生态修复的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就是要提高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将群众纳入到生态修复工作体系中: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生态修复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提高林业管理者环保意识,杜绝出现为了短期政绩而做出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
        2、创新林业修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林业生态修复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修复模式,通过创新林业经营机制等实现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多元化发展:一是在满足林业生态修复目标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林下土地资源;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传统过度依赖于原生态林业资源的模式。
        3、完善林业管理监督价值。林业产业的管理与监督是保证林业生态修复的制度基础,我国要在原有林业保护法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林业生态修复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保证林业生态修复与林业产业建设的有序发展。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领导是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者,为了发挥林业管理与监督的真正作用价值,应该对各部门有关负责人落实责任制,约束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工作行为。尤其是森林防火,各有关部门应该积极主动投入到森林火灾预防中,首先提高森林防火的警惕性,保证将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借助多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与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要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生态修复的活动,鼓励各工作组进行林业生态修复的创新,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工作。
        4、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生态修复。我国地大物博,林业资源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为了提高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业生态修复及产业建设工作。比如东北地区大小兴安林的林业资源重在物种保护;西北的林业资源重在选择适合生存的经济类林木,一方面提高防土固沙的功能,提高林业对于生态保护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林木可以增加百姓的经济收入,实现林业修复一举两得的作用。因地制宜的林业生态修复在于,根据地区发展的现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将林业建设与农业建设、旅游业等相结合,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作用,鼓励农民进行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各地区林业的种植面积,提高林业生态修复的作用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林业生态修复及林业建设工作一方面有利于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积极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商品林,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林业产业综合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等,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5、加强技术投入,构建共享平台。由于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涉及因素比较多,因此生态环境修复必须要借助高科技力量,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一是林业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大数据设备的应用,利用大数据设备及时了解林业生态资源的情况,进而便于做好相关的保护管理工作。例如通过无人监测飞机可以了解濒危种植物的数量等,以此便于林业管理部门作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二是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便于集中力量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工作。
        6、创新配套设施,强化资金支持。生态修复工作必然会影响部分群众的利益,因为为了提高生态修复工作的效率: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要强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生态修复管理制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处罚;另一方面要强化资金管理。
        结束语
        林业生态修复是需要政府和各地区人民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工作,我们要林业生态修复当成每个公民的责任。配合政府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春.林业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9(15):316- 318.
        [2]刘旭锋.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3]侯文斌.林业生态修复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