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让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教学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又对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有着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为基础,对信息技术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整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感器;自动检测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有着积极性作用,“传感器和自动检测技术”作为一门具有较多抽象理念的课程,学生对于理论教学中各个知识点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以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为例,研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的结合措施,达到深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的目的,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好基础保障。
一、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概念分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以大学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为基础,综合信号处理和仪表检测的课程[1]。作为一门现代教育的专业课,自动检测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自动控制中,如果对控制参数不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动检测技术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和现代检测系统技术,成为科研和工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面对抽象的原理有接受困难的现象,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细化知识点和改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基础应用特征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提升知识点展现直观性的同时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有积极性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面对较为抽象容易引发学生理解误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可见教学来增加知识点展示的直观性。例如在光电传感器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光电效应原理的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示如何产生光电子,载流子数目变化的规律等等。这些微观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采用知识讲解结合黑板图演示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在现代信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详细的动画演示来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增强记忆效果。
2、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方式单一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教学在增加课堂教学直观性的同时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表现能力。因为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都融入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中通过电脑、投影仪、扩音器、音响等工具来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2]。传感器和自动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随着认知和经验的增加,不断的将自身的PPT设计、播放速度、展示顺序等进行调整,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课堂直观性、趣味性的上升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形式从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通过教材内容建设整合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和“传感器与自动化检测技术”课程结合的过程中,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教材的内容、编写质量和选择对后期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和“传感器与自动化检测技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提升教材的内容质量和其与信息技术的适应性是进行整合的基础前提。
“传感器与自动化检测技术”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各种物理量测量和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内容,在自动化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加入了计算机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的介绍。教材内容的侧重依据是专业的教学需求。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对测试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检测与转换技术在科学各领域的应用,掌握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特点、测量电路以及应用范围,了解智能化技术,了解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初步。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有一定的选择传感器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动检测系统打下基础。自动化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依据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好内容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基础展示的用时,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渗透、讨论等组合教学方式,从时间、空间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网站的教学系统集网络课堂、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网络辅助教学、即学即用和信息搜索等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教学内容,不仅使教学生动形象,而且还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无限的时空环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思路更加开阔,学习效率更加提高[3]。信息技术和网站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3、通过教学方法整合优化教学效果
通过实际的感受调研和数据分析可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随着教师对应用方式的研究深入在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初期阶段,因为缺少了板书和教材的缓冲,课堂中教师的讲解速度会不自觉的加快,这样的行为不仅压缩了学生面对新知识点思考探究的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随着以上问题的发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进行速度调整,增加学生理解速度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途径。
4、通过延伸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调研可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的知识教学和提升自主学习的延伸教学。延伸教学不仅提升学生教学认知,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自身的学习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实验教学分为验证实验教学、综合实验教学和设计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检测学生对于传感器的认知和对自动化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针对以上三大模块的实验,学生均可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平台进入预习环节[4]。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虚拟和现实的统一,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实践能力,增加了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
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传感器与自动化检测技术”的课程整合不仅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训练有机结合,是学生养成自动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在初期的应用阶段不仅要注重应用方式的探索和完善,还要通过数据统计来进行实际使用问题和使用效果的分析,为后期优化措施的制度提供基础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聂玲,辜小花,郭利霞.《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智库时代,2019,192(24):148-149.
[2]农藩耿.《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000(051):108-109.
[3]莫莉,任振兴,何欣.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00(13):83-86.
[4]李智慧,张德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00(04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