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态律动指的是音乐韵律与肢体动作的相互配合,二者之间紧密连接相互呼应,其中韵律是音乐所传递出的独特信息,人们通过肢体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灵性十足,同学们听到音乐就会不自觉的扭动身体,但是许多同学并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根本是课堂教学活动枯燥无味。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打造开放型的数学课堂,借助体态律动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效转变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弊端。本篇文章基于小学音乐教学,对体态律动的运用展开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体态律动 运用探索
引言: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像学生传递音乐名词与音乐概念,还要注重音乐实践教学。音乐律动可以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的感受音乐节奏,体会音乐节拍与音色等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运用肢体语言,教书可以将音律与肢体运动结合到一起,基于体态律动基础上开展小学音乐教学。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体态律动是基于动的基础上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并在动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快乐地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其次体态律动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可以根据音乐节奏自主设计体态动作,不断加强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思考,将思维运动与肢体运动有机结合到一起,学生根据身体律动感受音乐节奏体会音乐音调。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主张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进而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歌唱教学中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法
歌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多将时间放在发声练习上,采用反复机械化的歌唱模式,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念进行模仿练习,在歌唱过程中几乎很少注入情感。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体态律动的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在体态律动过程中感受音乐情感。
例如,在欣赏学习《大鹿》这一歌曲相关内容时,这首歌曲需要学生真正唱出来,学生初期学习阶段总是找不到感觉,只是木讷的模仿教师教授的内容。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律动与节奏,自行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态律动,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在讲故事过程中可以创设不同的故事情境,以此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如当猎人追赶小兔子的时候,小鹿会想什么样的办法营救小兔呢。随后同学们就可以故事内容编排一些小动作,有的同学用体态律动模仿扮演小兔子和大鹿,教师可以在旁适时的进行一些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模仿大鹿踮起脚尖,一拍一步表演歌曲的第一段落,表演小兔子的学生就可以展现8分音符节奏经过一些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就可以边唱边表演,达到良好的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增强学生音乐歌唱能力。
(二)打造开放型数学课堂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同学们难以对一个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打造开放型小学音乐课堂。如此一来学生能够被音乐韵律所吸引,配合体态律动时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例如,在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这一课程相关知识时,这首歌曲是一首传统的藏族舞曲,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大多能歌善舞,在开展正式学习之间教师可以先带领同学们观看藏族文化踢踏舞,让同学们感受少数民族人民对于音乐的热忱。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同学们听到如此具有节奏感的音乐,同学们会做一些摇晃身体、点头的基础动作,以此跟随音乐的节奏。《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音乐作品节奏感极强热烈奔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正是小学阶段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开放型的音乐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学生可以站起来跟随音乐律动,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些动作,体会音乐中所表达出的喜悦、自豪的情感。学生体态律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打开心扉,消除内心的羞涩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
(三)借助体态律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既抽象又具体,音乐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理解与认知能力有限。体态律动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变的形象化具体化,让音乐知识变得更加趣味化,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例如,小学生小时候哼歌时,只是单纯地模仿或者是根据心情唱出一些音调,到了音乐课堂中,学生需要理解掌握音乐音调,学生初期学习dou、rai、mi、fa等音调时,学生总是掌握不好音调之间的区别,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音调之间高低音的差别,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帮助学生理解音调。如在学习第一个音dou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蹲下,第二音rai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站起来一点点,直至最后一个音学生可以完全站起来,同学们就可以理解高低音的含义。再比如分辨rai和mi两个音高时,可以设定rai就像是拍大腿的律动,mi就像是拍小腿的律动。如此一来可以具象化的表现音乐知识,通过体态律动通过肢体语言与触摸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感悟音乐知识。
(四)运用体态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节奏可以表现出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轻快的音乐节奏可以传递快乐兴奋的情感,舒缓的音乐节奏可以感受悲伤沉重的音乐情感,激昂的音乐节奏可以表达振奋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节奏。
例如,每上半学年学期末临近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恭贺春节的音乐歌曲,如《新年好》《拜新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拜年的动作,将音乐与拜年动作联系到一起,进而感受音乐中高兴欢快的情绪,学生学习过后还可以将其运用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每位学生都会兴趣十足的学习这些音乐曲目。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体态律动感受音乐节奏,如《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同学们就可以设计一些舒缓的动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舒缓的动作中学生也会更为深入的投入音乐当中。类似于《保卫黄河》此类激愤人心的音乐,就可以设计一些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全首歌曲音调短促节奏较快,学生可以卡点设计一些动作,表达学生内心澎湃的心情,将整首歌曲的力量表现出来。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可以创新音乐教学课堂,转变音乐传统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与音乐情感,构建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婉露.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9(14):126-127.
[2]郑惠玲.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J].黑河教育,2019(06):75-76.
[3]邢然.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北方音乐,2018,38(24):216-217.
[4]徐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