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学理论对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指导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缪伟
[导读] 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合理应用,能够对初中体育课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
        摘要: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合理应用,能够对初中体育课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征,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体育课;教学指导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们为主体,这对于各科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任务,对于体育教学也同样如此。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并结合初中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来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思维的顺利转变,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初中体育课教学导向分析
        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导向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包括了娱乐导向、健康导向和技术导向。所谓娱乐导向,就是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对学生们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们的参与情况来对其进行调整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们进行身心放松,并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开发出更多的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从而对学生们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所谓健康导向,就是利用以健康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在课堂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除了确保足够的教学时间之外,也要在器械和设施上得到充分的保障,在保证学生们安全的基础上来适当加强运动的负荷和强度,从而达到相应的健康锻炼指标。这样的教学导向中,重点在于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且在形式上和活动上都较为枯燥和简单,但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整个过程的主导却较为简单,但这种教学导向方式相比于前一种更加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抵触和反感。最后是技能导向的体育教学。这种导向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某种运能的技能,这其中需要学生们很好的对教师的要求进行理解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技能和健康两者之间的平衡度,并帮助学生们对一些运动的技能进行学习和理解,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所学的技能来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同时也能够解决一些健康相关的问题。这种教学导向更多的会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强化,其目的就是在于提升学生们的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为规律体力活动做好相关的准备。因为技能的锻炼和适应能力的提升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体育教师在采用这种导向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更多的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训练,而这样的练习方式存在着重复性的缺陷,容易让学生们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2.心理学理论对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指导研究
        2.1.通过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案的设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初中学生实际上有着非常多的见识且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因为智能手机和网络使得更多的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参与到运动当中,这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生存在社会当中,有着生理上的需要和社会上的需要。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有着很强的强身健体需求,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健康发展。社会需要中包含了交往和劳动的需要,这时学生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去经历的过程,想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就需要在教学中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且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分组竞赛的形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身体情况来进行竞赛内容的设计和分组,让学生们在娱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能够从中获得身体的锻炼和技能的学习,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升了,那么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必然会提升。
        2.2.通过心理学理论来激发学生们在体育课中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每个学生们所处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体育课教学所获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相关的专家研究证明了暗示对人的巨大作用,积极的暗示能够正面的影响人的生理和情绪,从而挖掘人们的潜力。使得人们能够超水平发挥。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好的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而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不好的学生则不会对体育课程感兴趣,所以需要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让他们的潜力能够得到发挥,同时也让他们对体育课拥有过增强的新区。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讲解完成后,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们产生激励的租用,这样的心理暗示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再例如,对于那些运动能力和身体状态不好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并及时的给予适当的鼓励,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信心。对于初中学生们来说,他们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愿意且适合接受这样的心理暗示,且合理的运用心理暗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3.通过心理学理论在帮助初中体育课堂更好的组织教学
        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指向性特征,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除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之外,也要进行生动的讲解,这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书评,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的配合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进入到更加高效的学习状态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所以需要教师抓紧时间来进行授课和讲解,留给学生们一部分时间来进行互动和实践,这对于延长学生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非常有效的,确保初中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结束语:本文首先对于初中体育课教学导向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心理学理论对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指导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初中体育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上官福忠.论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体育运动心理学[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5):195-196.
        [2]蔡蓉.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实验理论与实操研究——评《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与测验指南》[J].中国测试,2019,45(9):后插6.
        [3]卢梅.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20,(6):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