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作为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模式灵活,其中的 “情随境变,知逐境生”的教学理念在很大很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这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 动态实境 共感互动
引言: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在“求变”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初中地理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其知识点更琐碎复杂,再加上该课程涵盖天文,水系等多种基本知识和生活常识,使得引入“动态实境 共感互动”的情境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旨在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
一、动态实境,引人入胜
在互联网普及,中学生思维活跃的双重因素迫使下,课堂选材的鲜活性与热点的及时性已经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1] 。同时,“知识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目的。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技术手段创设地理动态“实境”,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感知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动态实景”理念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采用“动态实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商务星球版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南京市某篇新闻录屏提供动态实境:某居民说了她的真实经历。她所在地的空气质量已经不是PM2.5了,前几天家里的空气质量检测计显示变成了PM10。其中表明的意思就是自己家乡的空气质量由PM2.5升到了PM10,空气质量已经越来越差了。
学生看完这一段 “动态实境”之后,也许会觉得政府的措施没有实施到位才会导致雾霾天气变得更加严重。此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恰当、适时地提出问题:“注意哦,该居民的言外之意就是指空气质量检测标准为PM的值越大,空气质量就越不好。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咱们一起走进关于“天气”的学习,看看我们常见的多云,雷阵雨的天气符号如何表示,老师会向大家解释这位女嘉宾说的PM到底指什么。”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带着惊讶感去探索事情的真相,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变强,主动去探求知识。
二、共感互动,情随境变
“共感互动”,其实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共情能力”的再现。所谓“共感”、“共情”,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学生和教师在短暂的时间,有限的时空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2]。做到“共感”就意味着,学生对课堂的概念不只是学习知识的枯燥的场所,而是一个能够真正融入“我”的生活的求知的殿堂。
“共感互动”的关键就在于在教师、教材和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知识概念的抽象概括得到结合;在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中,使地理知识被学生理解得更加“深透”,,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某些教学手段来实现。例如:商务星球版本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亚洲。课本中开篇是这样说的:“亚洲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山川纵横,资源丰富……”也许,这样简单的介绍,寥寥数语,但极度凝练的概括性和知识集合的传输性,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并不能使学生有太多 “共感”。教师要明白,学生不能真正走进课堂,其原因在于抽象的理念概括与初中生形象性思维感知的记忆路径不符合,要做的就是使抽象概括的语言具体可感。笔者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首先,解释亚洲是第一大州。教材中已经给出了面积和人口两个维度,世界人口调查组织的案例样表具有权威性,数据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用表格、扇形图、条形图进行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高低排列的条形图、面积分布比例存在明显差异的扇形图,这些数据模型都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为具体可感。只需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与教师产生“共感,使学生真正理解亚洲的人口状况,其他六个大洲的人口状况也得以知晓。
其次,“共感互动”除了上述利用数据模型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共感”外,还应该进行“互动”。当学生了解到自己生活的大洲是如此地大物博的时候,教师可以再将学生的情感往上推。让学生大声诵读这段开篇语,并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回忆亚洲的人口,面积和其他大洲相比到底是怎么样的。当诵读抽象文字符号与回忆形象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时候,同时做到了“抽象概括与学生形象记忆路径”的结合,如此循环,能达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合作愉快的效果。
再如:在学习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四大地理分区。通过“共感互动”首先令学生找到四大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处在哪个分区,分区与分区之间是怎么划分的,甚至可以询问学生“你最想在哪个分区上生活”。教师要做好课堂的主导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教师在课堂上更要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激趣”创设出师生和谐交流的氛围。在初中课堂中国地理的学习中,教师要积极的运用“共感互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学生也会配合得如鱼得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情随境变,知逐境生的教学理念需要“动态实境”的加入,也需要“共感互动”的辅助。教学工作者只有将这两种方法认真糅合,渗透到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去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在与学生共同成长过程中获得更棒的体验效果。理念是抽象化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待广大教师们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岳胜军.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情感体念——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2018(14):74-74.
[2]蔡志强.创设问题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例[J].地理教学,2018(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