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郑向东
[导读]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琴江中学 广东 紫金 517428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业已成为了当下初中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隐性教育理念同当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衔接,以此来推动德育教育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代初中班主任教师应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注重教育理念同实践的有机融合,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班主任开展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隐性教育理念;初中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隐性教育顾名思义,其具体所指的便为“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法。而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数千年前的古人早已经开始尝试应用隐性教育,如“孟母三迁”便是隐性教育最为典型的例证。而随着近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隐性教育本身亦开始被理论化。就当代初中教育而言,借助隐性教育进行德育工作,其重要性则也愈发突显。这是因为,充分依托于隐性教育理念,有助于初中阶段学生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隐性教育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隐性教育的核心便是“潜移默化”,即借助隐目的、间接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不知觉的情况受到影响,进而实现对中学生的教育。而将其同初中教育衔接,便能发现,其对于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而言,有着推动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不同于传统的德育教育,隐性教育理念支撑下的德育教育,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说教而言,要更为有效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1]。
        此外,就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德育工作颇有强制性开展的嫌疑。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便能够发现,处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因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原因,所以其在性格上表现的较为叛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缺乏必要的弹性,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甚至是反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隐性教育凭借其“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则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
        并且,相较于强制性的德育教育来讲,隐性教育还有着较大的弹性,并诱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德育教育的边界。总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隐性教育便能够发现,其对于当代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并且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讲,其已经发展成为了未来德育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隐性教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要点分析
        (一)充分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强化学生德育教育
        隐性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间接渗透,使学生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受到德育层面的熏陶。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教师的表率作用便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处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所以其更容易到家长、教师的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在隐性教育理念实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学生在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参照榜样,继而落实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以笔者为例,教学之余的笔者总是会致力于提升自身认识。这期间,为能充分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在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的时候,如果时间允许总是会身先士卒带领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以此来为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好榜样。反之,在平时的时候,笔者总是会注意自身言辞并严于律己,注重国学的学习,并经常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国学心得以及一些国学体会,从而在发挥自身表率作用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注重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
        如上所述,传统的德育教育颇有强制性的意味在其中。

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班主任教师在借助班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时,大多以德育内容的强制落实为主,期间可能也会有学生讨论、思考的情况存在,但因为教育方式缺乏必要的弹性,所以其效果往往无法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证[2]。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以此来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继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如笔者在依托班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时,便转变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这期间,笔者在班会课开始后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开展了德育教育。这期间,笔者向学生描述了明代儒学大家王阳明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王阳明作为一代儒学大家,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而阳明心学的核心便在于探索万物的规律并要做到知行合一。诚然,王阳明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在讲述王阳明的故事时,特意将王阳明的思想与他的践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此来做到启发学生。后面的反馈表明,这堂班会课结束之后,学生通过对这位儒学大家的了解,对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加强同学生间的沟通,规避学生的逆反心理
        正如“教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所阐述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起到了育人的作用。因此,在隐性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班主任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这是因为,平等的沟通往往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强化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际上有助于规避学生的逆反心理。
        并且,隐性教育本身的开展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状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互动,对于德育教育的隐性开展来讲,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教师在这过程中,可以尝试积极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亦或是借助课余时间加强同个别学生的联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洞察。这里需要另外说明的是,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多关注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并积极同其保持沟通。这是因为,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往往会起到带头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应因势利导,注重对其的引导,以此来为隐性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运用隐性教育加强班风建设,推动德育工作长期化发展
        众所周知,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讲,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因此,班风建设始终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所以,初中班主任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充分依托隐性教育来加强班风建设,继而推动德育工作的长期化发展。以笔者的班风建设经验为例,在进行班风建设的过程中,笔者依托于隐性教育树立了班级的集体观念。
        同时为能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笔者特意在班级学生制定了一个规定,这个规定为“我为班级做件事”即让学生合作为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对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互助、集体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将隐性教育落实于班风建设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将隐性教育同实践衔接,往往能对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多筹划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德育活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依托于隐性教育理念,对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能有更多的收获。因此,当代初中班主任教师应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念同实践之间的衔接,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使隐性教育理念能够有效的作用于初中德育教育,继而推动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长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晶.隐性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454.
[2]黄磊.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102.
[3]包仲令.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探讨[J].才智,2019(28):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