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吴顺根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课堂教育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课堂教育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改不断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也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物理教学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给予物理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核心素养;应用与分析
        前言:基于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进而充分提要物理教学质量,加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推动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加快形成。
        一、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促使学生对物理教学产生浓烈的兴趣。物理本身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且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物理成绩,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在课堂上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这一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控制课程计划,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新时代教育思想,更无法满足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点的需求,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重难点理解过于模糊,进而形成失去学习物理的自信心,甚至出现抵触、厌恶、恐惧的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物理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开展物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课程标准当中,对物理教学核心概念有明确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形,能站在物理学角度客观描述、解释现象。与此同时,还需重点突出实验重要性,培养高中生物理意识,借助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按照实验方案,收集、整理信息,培养其学习能力。引导其和他人交流,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最终可对探究方案独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任务为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物理现象,使用案例证明自身观点,大胆创新,在实验过程体会物理学家追求研究的精神。以下通过“楞次定律”与“电磁感应”为例:
        (一)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有两种描述方式,第一,感应电流产生磁场时刻阻碍导致其磁通量发生变化;其二,感应电流产生效果为制约感应电流原因。两种方式描述角度不同,教学时,可从能量观这一视角,对楞次定律形成全新理解,让学生感受“阻碍”发生原因,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形成科学思维。难点部分为对楞次定律当中“阻碍”这一词汇的理解。

科学思维培养过程,教师需以此为核心,展开引导,感应电流方方向、感应磁场方向二者存在紧密关联,但是难点为如何将“磁场方向”这一中介引入其中,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在学生展开思考环节,即为科学思维培养过程,指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形成批判思维。教师可选择情境教学,让学生仔细对实验现象展开观察,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得出结论。通过逻辑分析、推理等,培养学生形成灵活思维。
        在上述内容教学时,主要用过四个方面对学生科学思维展开培养:第一,物理观念,让学生知晓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并能够通过能量角度解释线圈、磁铁二者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掌握此定律应用方式;第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电流方向的因素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归纳现象、综合分析。第三,探究精神,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根据数据,总结定律,深化理解。第四,科学态度,透过实验现象,认识科学的本质,体会物理学家的贡献。
        (二)电磁感应
        在电磁感应知识教学时,其教学过程重点内容为引导学生掌握和此定律相关的公式。定律具体内容为“导线产生运动切割磁感线,回路磁通量产生变化即为感应电动势产生条件。在磁场内运动导线若不产生切割磁感线之行为时,不产生电动势,若磁场变化,感应电场和磁场方向互相垂直。”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电磁感应过程形成理解,掌握单匝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可按照公式来计算,当线圈为n匝时,可按照公式来计算,公式当中,磁通量实际变化率使用表示,回路当中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按照公式表示。通过推导过程让学生从特殊情况到一般情况,掌握物理问题本质,理解概念,在逻辑推理、抽象等视角下,培养其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辨别磁通量变化量、变化率等之间区别,使学生明确磁通量的变化量指的是其变化值,而变化率主要指其变化快慢。根据公式能够得出,电动势E和也就是磁通量实际变化率之间成正比,和、、电阻等大小之间无关。让学生从公式深层次角度出发,展开思考,形成批判思维,以提升其科学思维水平。通过物理观念,掌握定律内容以及表达方式,观察实验现象,提炼分析方法,形成创新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从学科素养入手,通过对教学过程合理安排,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思维。教师需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等培养目标,对学生思想状态加强关注,为其预留思考空间,完善思维,为其科学思维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琬莹 .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陈丽珊 , 陈海 .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 [J]. 基础教育研究 ,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