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数学文化于课堂教学,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吴达燕
[导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出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与要领,使其终身受益。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授课中将核心素养培育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且学习好数学对理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大部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认识到数学文化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课堂教学效果大大下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融入数学文化,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升学生的人文理念与兴趣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更加注重图形求解和符号运算,而不是基础的数学计算,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依靠单纯的背诵和记忆,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使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数学知识的来历,了解数学知识的过去,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教师要提示学生学习先辈们不畏艰难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拉近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学习,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搭建桥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有效方法
        2.1创新初中数学课堂的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等,通过创新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导入环节,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及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意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思考,能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转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引出教学知识点的无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故事、游戏、视频及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主动融入其中学习及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以下趣味性的情境:“小明的爸爸喜欢买双色球,但总也不中奖,小明为了让爸爸明白双色球中奖概率很低这一事实,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利用数学知识点‘概率’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一个不透明的纸箱中放入了5个红球、5个白球及2个蓝球,小明一共可以抽奖5次,要求小明实验得出抽出蓝球的概率是多少?”利用这一趣味性的问题及直观的图片及双色球开奖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概率这一知识点展开拓展性学习的积极性。


        2.2.应用新授知识,融入数学文化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要想学好数学学科,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和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学科,了解每个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将数学文化知识渗入数学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不是针对某个数学知识,而是针对每个知识,尤其是在新知识的传授中。
        例如,在北大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中,该章节的教学内容有数据的收集、普查和抽样,数据的表示以及统计图的选择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当下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大数据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文数学和数学文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和应用范畴,了解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文化,对学生积累数学文化和提升数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3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通过实践探究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实践探究的方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新课与做练习题的形式展开教学。比如对于做练习题,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出示相应的练习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简单分析,再让学生进行解答,最后再进行归纳与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找出最为有效的解题方法,更好地解答出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探究“AAS、ASA”等相关判定原理,让学通过作图、比较和证明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此过程中很好地渗透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学生由此更全面地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原理和方法,能够更好地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数学核心素养很好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
        2.4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形成核心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通常采取的就是听讲、识记、大量练习等方法,被动学习的成分多,主动学习的成分少,多数时间是教师讲,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较少。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评价,参与到学习中来,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探寻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首先,小组集体论证;其次,比较各种思路和方法,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法;最后,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成果,再由全班学生共同评价,此时一个问题会得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与评价中,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有效内化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且充满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方法地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数学史,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14-15.
        [2]景晓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28):60-61.
        [3]林志强.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