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学困生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唐仁斌
[导读]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属于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属于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效率,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讲,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学习数学课程,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数学学困生的出现。对于学困生的问题,当代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采取契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基于此,本文将以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进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变
        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有着抽象特征明显且不容易被学生掌握的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对学困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考量分析,之后在以此为突破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转化教育的有效性。总之,以数学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学困生转变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趋势。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讲课方式的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通常会带来极大地影响。换言之,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此相反的是,讲课方式不合理的情况,必然会作用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1]。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学困生都存在着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述内容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无法跟上数学教师教学的节奏。此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过于严厉的问题,往往会加剧学生对教师的恐惧,这便为日后的师生隔阂埋下了伏笔,继而导致了学困生的出现。如教师提问,学生无人敢于举手回答的问题,便多因教师过于严厉所导致。
        (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问题
        实际上,除却教师层面的因素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上。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所以,学习兴趣的缺失通常也是学困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于其它学科,数学课程本身较为抽象,并且有许多地方还很晦涩难懂,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很难长期的去坚持学习数学。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自然也就成为了学困生。
        此外,小学生因为对世界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其在进行某一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内心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小学生很难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的脉络,只是会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学习。通常情况下,此种被动地学习方式也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重要原因。可见,数学教师在这过程中,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将有助于学困生的转变[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变的策略分析
        (一)革新自身教学理念,完善数学教学设计
        如上所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导致学困生的形成。从教学实际出发,数学教师应致力于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投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之中。并且,小学数学教师在这过程中,还应完善数学教学的设计,使数学课程抽象的知识,能够以符合小学生认知特征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为学困生的转变奠定基础。
        以作者的教学心得为例,作者在课余时间,总是会借助互联网手段,学习并借鉴有助于学困生转变的教学模式,从而落实自身教育观念的革新。而在教学设计上,作者所在的学校,定期会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会议。此种交流会议的优势在于,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分享,继而达到以交流促发展的目的。而以上宏观层面的发展,间接就为接下来学困生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基础。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忱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充沛情况下的小学生,对于学科教育,往往能够呈现出极高的学习热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应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对学困生的学习热忱进行激发,这便能使学困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教学内容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属于一种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而缺乏人文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人文内容,这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作者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延伸。这中间,作者为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特意将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之中。期间,作者向学生大致讲解了祖冲之的人生脉络,而后则以此为基础,向学生列举了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取得的成就,这个成就直到数百年后才被阿拉伯数学家超越。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学困生在听完祖冲之的故事后,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也得以趁热打铁式的迅速开展教学,进而推动学困生的转变。
        (三)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深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从而达到易于学生理解的程度。而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便能够发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知识的难易程度,这有助于加深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多媒体形象地展现方式,还能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以作者的教学为例,在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的内容时,作者便借助了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这期间,作者结合习题与多媒体进行了教学活动。其中,作者所出的题目为“压路机的滚筒属于圆柱,它的长度为1.8米,滚筒的横截面半径是0.8米,如果滚筒每分钟滚动12周,那么1小时可压了多少平方米?”而后作者则配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充分的还原了压路机的具体情况,从而使学困生有了一定的解题思路。而后作者则因势利导,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困生进行解题,即通过2πr*1.8*12的方式,得出压路机每分钟压过的面积,之后在将其结果乘以60分钟,以此来得出压路机1小时所压的面积。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通过习题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学困生发现数学知识本身并不难,而这也就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变。
(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教学反馈机制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若要切实推动学困生的转变,还是应创设长期性的转变机制。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即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学困生[3]。所以,教师可以尝试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相应的学习小组,并委任小组长。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划分为学习小组之后,应趁势创设教学反馈机制。此种机制的方法在于,让小组长定期向教师反馈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便能对学困生的情况,有更充分的理解。此外,通过教学反馈机制,教师还能考量自身的教学方式是否合理,这便为学困生转变的长期化推进,奠定了一个夯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育中。所以,学困生转化的问题如今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洞悉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后在以此为基础,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学困生转变措施,以此来减少班级中的数学学困生。从而推动数学学困生的转变,继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敏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99.
[2]赵涛.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41.
[3]严小燕.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方法[J].才智,2020(0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