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也发生改变,对于高中物理而言,不仅是让学生认知世界运行规律的重要学科,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相应的生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针对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的解题能力,阐述了其学习技巧和教学方式,希望帮助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相应启发。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技巧;教学策略
引言: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物理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程度非常高,这不仅是高中物理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同时也是开展相应教学模式和解题技巧主要渠道。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在力学部分的解题能力,教师就需要能够将力学的学习理解、解题分为不同的层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题技巧。
一、完善知识体系
首先很多学生之所以对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解题技巧无法有效掌握,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可以说在这一阶段,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对于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当中的很多现象难以形成直观理解。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缺少相应的物理实验经验。教师也一味追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卷面分数,这就导致了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大多取决于课堂教学和习题两个部分,而缺乏完整的逻辑思考,过程和深度理解。尤其是对于力学重点内容而言,不仅需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如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压力,电磁力的基本概念,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根据不同定律,定理将各种力进行结合,同时掌握其运用公式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向学生重复和展示物理知识体系中的相应定律、概念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二、构建知识模型
其次,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力学解题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模型。这一知识模型的理念在于,部分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分布较为零散,而想要让学生实际提高及解题能力,就需要将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一种具象的数学模型。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运动模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仅包括了基础力学,同时还有相应质点电荷,还涉及到能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物理知识难以掌握,就是由于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模型概念和意识。
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情况,就需要物理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以不同的核心概念作为关键词,通过相应的图片和箭头将各学段物理力学知识进行有机串联,让学生能够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流程以及不同题型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点,通过物理规律的探索来提高自身实际解题能力。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技巧,还应该对思维导图的内容不断进行完善和延伸,针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思路也应该系做到逐步完善,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理念,遇到相应题型时就能够马上想起思维导图当中对各类知识点的应用。
三、掌握解题技巧
另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环节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受力分析过程,同时还需要能够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应的实践去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于学生思维实践能力的提高,以辅助其增长解题技巧,尤其是在部分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例如小球弧线运动这类实验,必须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反复实验,并根据其实验现象对其受力和运动轨迹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形成认知,在不同力学题型当中对题干内容和实际实验过程中的相似性进行对比,从而提高其解题速度,解题准确率。同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强调,力学题型的解题思路过程中其核心思想和应用的知识点有着相似的规律,只要能够掌握这种规律,能够有效提升其解题技巧。
四、注重图像和逻辑思维的应用
最后,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更应该注重图像法和逻辑推理法的实际应用。在物理力学分析的过程中,图像法不仅是解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构建力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利用坐标系将运动状态进行直观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清晰的认知题干内容,同时在画图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强调学生的看图能力,理解能力和物理量的代表概念。尤其是斜率、截距、面积等内容需要不断熟悉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应用熟练度。而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建立相应的推理思路,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例题所涉及到的力的种类和形态进行分析。例如机车启动这一专题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清醒认知速度增减对机车状态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让学生针对匀加速运动,车辆功率建立概念,对不同知识点的复杂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和认知。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力学的解题技巧和应用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物理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类知识模型,同时还需要通过熟练的实践模拟通过,坐标系构图和逻辑思维等方式来提升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蒋勇睿. 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技巧总结[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23-124.
[2]王欣然.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