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付莉茗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 付莉茗
[导读] 生活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摘要:生活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经过了实践检验,并且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就目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来说,我们需要有效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巧妙应用。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例,分析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应用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生活教学情境;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一、引言
        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如多数小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时候就需教师强化引导。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学习习惯养成,生活化教学方法在这些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生活情境的意义在于:(1)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活动都涉及数学知识,如看时间、购物等,这些可以说是小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活动,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全面意识到学习数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性的看待数学学科,同时还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2)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课堂的主体,保证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同时生活情境的建设,能让学生全面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引导学生大胆的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问题处理上,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提升。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互动式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更多的生活元素添加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数学学能力。对此,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生活,创建互动式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认识时间》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个猜谜语的小活动“我们好朋友,没腿会走路,没嘴会发声,它能告诉你,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教师在给出谜语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引学生猜出谜底是“闹钟”。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小朋友上学、放学、睡觉等的图片、时间展现出来,让学生分别说说小朋友都在干什么?是在什么时候做这些事情的?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体现,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学校是早上8点开始上课,那么如何判断到了早上8点呢?”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中,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这节课知识。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思索。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备课时,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学生的具体生活结合在一起,借助形象的生活元素来感知抽象的数学内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并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喜悦感。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日常生活中购买学习用品的案例引入课堂上让学生分析:一个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5元,一支铅笔1元,小红手里有100元,买了1个书包、2个文具盒、4支铅笔,那么小红还剩下多少钱?这样的计算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极大关联,同时也涉及综合运算,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会很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同时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通过生活情境解决复杂问题
对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有一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学生在理解时会感觉十分困难,因此,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的将生活情境引入其中,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使得学生可以准确、快速的学会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关于时间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时、分、秒的相互转化关系,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对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建立生活情境,对复杂的时间计算进行简单处理。如学生在计算1小时10分20秒是多少秒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大树、花朵、小草引入课堂上,一棵大树可以换60朵花,一朵花可以换60棵小草,问1棵大树、10朵花、20棵小草总共有多少棵小草?对小学生来说,花朵、大树、小草比时、分、秒更容易理解,学生在转换完成后,再将大树、花朵、小草转变成时、分、秒,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采取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促进学生实际學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淑芳.浅议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时代教育,2016(6):133.
[2]吴晓静.浅谈如何巧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7(5):44.
[3]王娜.浅议如何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青年时代,2014(17):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