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韩延龙
[导读]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摘要: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即还原数学教材中很多枯燥、与实际脱节的数学知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育引导者,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经历,勇敢转变教材的内容,精心裁剪教材的例题,运用各种切合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谈谈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学;策略分析
导言:
        众所周知,小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思维、抽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才能学好这门功课。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育尚未完全,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其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基于此,需要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教学资源,让数学教学靠近生活,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完成。下面,笔者就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谈几点做法。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创设生活情境,并且将这些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设计,在符合小学生认知的同时,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相结合,以此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目的,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和熟练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比如,在教学 《认识物体与图形》 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例如,长方形的黑板、课桌面、装饰木板等,正方形的板凳面、地板砖,圆形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将图形与生活中一些物品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联想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拓展学生思维的训练活动,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展示给同学或者家长看;也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甲指定图形,学生乙制作,或者是学生甲指定图形,多个学生制作同一个图形或者不同图形,看谁做得规范、美观、准确,并且利用的时间少。
        再比如,在教学 《认识钟表》 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秒针最长,时针最短,分针则在两者之间。同时,秒针走一个整圈表示一分钟,分针走一个整圈表示一小时,而时针走一个整圈表示12个小时。这些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情,让小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理念得以实施,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趣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2 组织数学竞赛,树立起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同时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 的表扬。因此,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是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大显身手”。通过开展竞赛,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都能得到激励,使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爱学 、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快乐获取知识。如教学“认识圆、角、分 ”时,创设了“小小超市”的生活化游戏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在“超市”进行“购物”或“售货”的交易活动。通过付钱、找零 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使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


3 挖掘生活资源,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生活化数学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处理生活问题。比如,在教学 《统计和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贪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堆积木游戏,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积木颜色来堆砌,积木堆得越多,说明喜欢该颜色的学生越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还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教师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学习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比如:啤酒、白酒、米酒、红酒的酒精度,并以“喝什么酒更容易醉呢”、“你认为喝什么酒好”为题,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不仅认识到“酒精度”,迸而认识到了酒精含量与酒的总量的百分比,知道了百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体会到了百分数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了数学,发展了数学。
4 运用生活经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甚至一些数学知识是在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充分利用。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在实际中自觉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必须把周围的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一课后,笔者带学生来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有的同学大胆估测,5米,10米……大多数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升旗的绳子送到顶端,然后剪断了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总结出,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教师在教学 《混合运算》 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家长去超市、菜市场购物,然后根据家长所买物品计算价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开设跳蚤市场,每个人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用品,自己定好价格,贴上商品名称与价格标签,在市场上进行买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自我培养,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数学,让数学指导生活,提高社会生存能力。
5 结论
        农村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已然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觉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他们真正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参考文献:
        [1]刘少静.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6,13(06):246.
        [2]郜敬芝.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0(13):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