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6期   作者: 郑昌勇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学生自身意识形态也得到了影响。当今社会文化中存在一部分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元素,学生所能接触到不良文化的途径较多,导致部分学生人格出现障碍。初中语文承载了我国千百年历史发展的优良文化,蕴含丰富的当代健康文化,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各种积极因素,教师也要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学生,融入德育教育元素,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本篇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基础,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展开深入的探讨,并对此具体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 积极人格 培养方案
        引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培养,指的就是教师有计划、有规律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通过实际案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知识,开展具体化丰富化的人格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其中在健康人格培养中,积极人格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帮助最大。语文新课标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审美情趣与高尚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文章阅读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思维、认识世界。除了语文阅读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也能加深学生个人思想感悟,能够选取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有内涵有侧重点的经典文章,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各民族鲜活的文化基因,让学生与先驱对话,感受其伟大深邃的思想灵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语文文字的强大生命力,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对各单元内容进行归类,更加突出教学重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优秀文化传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作用,最终形成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人格教育元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十分注重人文素养教育,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同样如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富含有丰富的人文素养,这些人文素养对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培养并不是强迫学生做一些事情,而是从心灵深入启发学生,让学生内心就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例如,能够选取初中语文教材内的文章,必定是富含丰富内涵的,其中有一部分文章就富含有丰富的人格教育元素。如《在山的那一边》这篇文章中,诗人将大海比喻成理想,用群山代表重重困难,用爬山代表坚持不懈的奋斗。诗人借助丰富的意境像我们展示了丰厚的人生哲理,理想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我们经过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要秉承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理想。《散步》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的生活场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馨。《陋室铭》此篇文章,赞美了刘禹锡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便社会黑暗,依然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文章内独有的语文逻辑思维与道德因素,都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也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并通过个人努力最终克服困难。
        (二)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的形成,归根到底就是对学生个人审美结构与审美体系的塑造,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以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个人素养为准则,为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最终达成积极的个人人格。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背影》《乡愁》这两篇文章就能起到良好的审美教育作用。 《乡愁》展现了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家国情怀,《背影》则以平凡的话语带领学生感悟人生把握世界。

审美教育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想象世界当中去,在开展这两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去。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自主感知教育元素,从而更加深入的体会文章内涵。当学生被文章情境所吸引后,内心就会不自觉的接受语文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人格。丰富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将学生从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中解脱出来,在轻松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更好体会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辨认社会中腐败、丑恶的事件,对纯洁、美好的事物产生向往之情,能够同情悲剧的事件,从内心树立积极健康的个人人格。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学生良好人格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政治性、教育性、思想性等特点,其政治教育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心中树立了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就会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历史长河发展中,经历了许多斗争,我国人民在斗争中努力生存,国家经济发展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此篇文章时,这是一首饱含丰富的爱国之歌,在此首诗中饱含了丰富的时代感与历史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民挣脱束缚摆脱贫困、走向新生的强烈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带领学生感受中国是如何从苦难时期,走向现如今的光明与辉煌,深刻感受诗人对于祖国母亲深深的自豪之情,与祖国生死相依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学生了解我国苦难时期真实情况之后,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生受到爱国鼓舞之后,学生更会为了祖国繁荣而读书。除此之外,教师还能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搜寻视频、图片、文章资料,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分享,借助英雄榜样,让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积极信念。
        (四)将人格教育融入到日常事务当中
        学生积极人格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元素,还要重视学生课下与日常事务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监督教师各项教育作用,教师要将人格培养融入到日常事务当中去。
        例如,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对语文题目设计作出一定调整,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语文考点,学生机械化的背诵记忆各项语文知识点。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积极人格,教师就要侧重于学生个人理解与个人见解上来,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入社会热点话题等。又比如学生考试时有时会存在作弊行为,教师要从人格角度引导约束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发现有学生存在作弊的行为,老师们要从对人格的角度引导约束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语文教育工作,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将人格教育融入到语文各项教学活动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胡大发.刍议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8(33):28.
        [2]汤志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03):55-57.
        [3]岳卫东.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3.
        [4]项亚光,卫红云.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之塑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1):41-45.
        [5]吴灯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J].群文天地,2013(0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