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海涛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州市水利资源开发建设中心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利工程内引进了大量的现代化施工技术,并为工程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介绍,总结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略,以此来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这也对浇筑施工技术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搅拌的充分性和均匀性,同时应当排除会对浇筑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比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处理钢筋施工以及混凝土的搅拌,以免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主要采取分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浇筑方式,同时在浇筑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采取斜向分段与持续推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浇筑施工的一过性,以免出现浇筑不成形而造成的二次施工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应当注意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不可以向已完成搅拌的混凝土中加水,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性可以满足水利工程开展的基本需求。
        1.2振捣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技术与混凝土浇筑技术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而这也要求在开展混凝土振捣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要求选择符合水利工程的振捣器。通常情况下,表面振捣器主要应用于施工面积较大或厚度较深的混凝土振捣当中,但却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振捣施工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尽量使用器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加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均相对较好,因此也可以采取用斜面分层布料的施工方式实现对混凝土的浇筑。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当混凝土表面并无气泡,且可见浮浆,下沉现象消失后即可停止振捣。振捣期间,必须确保振捣的全面性,同时于振捣的对称处采取摊灰措施,确保预埋件以及钢筋可以于原位保持。在此过程中,由于基梁的交叉处钢筋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合理的振捣方式,以免振幅过大对钢筋结构造成破坏。除此之外,当在上表面浇筑时,必须在标高的基础上进行找平,使其可以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
        1.3养护施工技术
        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结束后,必须采取相应的养护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才能为工程的质量提供基础的保障。受到季节的影响,不同的季节环境对于混凝土质量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也应当根据季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混凝图养护方式,比如在夏季开展养护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向混凝土泼洒冷水,以此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所产生的温差,以免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较大而出现开裂现象,且夏季的混凝土养护应当维持较长的养护时间。在冬季,对混凝土的养护也可以采取洒水的方式,但应当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减少洒水次数。由于冬季的温度相对较低,混凝土内较易出现冰冻的现象,因此应当在养护的过程中做好对混凝土的保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养护施工技术。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2.1原料合格问题
        钢筋和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存在各种问题,比如钢筋的锈蚀和弯曲等,水泥的硬化度不能达到要求等,切不可贪图便宜而使用次等货,这样就不能保证其原料来源的安全性。一旦原料过程出现问题,哪怕是小小瑕疵,也会导致整个工程的溃败。水泥因为其不能淋水的特性,故其存储也要格外注意,建造专门的施工仓库,保证水泥的干燥度,不影响施工进程。因此从源头控制质量是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必要问题出现的是首要任务。
        2.2水的冲刷力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接触水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很容易受到水对其的影响。而水的冲刷侵蚀会对混凝土的凝结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又因为水利工程的水中通常都会含有较多的砂石成分,长期处于这种水环境中并受到水的大力冲击,会造成混凝土的空蚀和冲磨问题的出现。
        2.3混凝土表层平整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或者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违反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都会影响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导致其出现裂缝、冻胀等问题,会对混凝土本身表面的平整度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出现表面坑坑洼洼现象,严重者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外露,这种现象将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满意度大大下降,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和后期处理进程。
        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70平方公里,总库容160万立方米,死水位500m,其中防洪库容68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507.6m;水利项目建成之后,该地区防洪标准从30年一遇,转变为50年一遇。此外,浇灌下游农田2.6亩,可供给8万人饮水用水。此水利工程结构布局:大坝枢纽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冲砂兼放空底孔、坝身放水建筑等物组成;水库大坝为C15混凝土砌毛石重力坝,坝顶高程524.5m,坝顶长度175m,溢流坝段位于位于大坝中部,总长74m,净宽5m×12m,挑流消能,重力坝底孔与取水口相邻,布置于河床右岸。
        3.2原材料质量控制
        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拌和处理,提高混合料的使用效能,更好地完成基层施工方案,避免水利运行后出现异常耗损。正式使用材料之前,要进行相关的调试与检测,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正常使用混合料,这样才能实现水利结构的抗压能力,维持区域施工标准的稳定性,提高路段的抗压能力。
        3.3混凝土质量控制
        摊铺施工阶段,要结合混凝土布局特点,按照不同路段选择合适的混合料,控制摊铺系数标准,确保整个区域摊铺过程的协调性,以免影响到路段施工的稳定性。实际摊铺阶段,由机械设备进行直接操作,按照机械化标准进行综合控制,维持碾压、摊铺等施工的有效性。
        3.4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
        水利混凝土填筑中,可采用真空压预压法,对软土混凝土实施综合加固与改造。填料操作要按照路段特点进行,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软土层构造的安全控制,减小软土区域路段病害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实现混凝土压实标准,以免影响到施工阶段的结构性病害。
        3.5混凝土施工外观控制
        现代水利施工面临软土地基破坏作用,必须结合物理学受力原理,对软土水利实施基础加固处理。当前很多混凝土施工中,都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整体压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路段施工,提高整个区域结构的稳定性,才能为水利运行提供保障。
        3.6混凝土养护
        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控制配合比,避免受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减弱了混凝土的凝固性能。一般来说,水利工程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一定风险,必须做好沉降、坍落等加固处理,提升混凝土材料结构性能。
        4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进程中,要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引进新技术,加强对高科技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釆取行之有效而又高水平的操作措施。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其各阶段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和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宁理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32):11-12.
        [2]丁南泽.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4).
        [3]宋紫阳.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 治淮, 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