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作者:陶继武
[导读] 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其丰富的美学思想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借鉴

         摘要: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其丰富的美学思想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表达的研究和对具体建筑作品的分析,探讨意境在山水画中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以期为未来建筑空间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意境;转译手法;空间营造
         意境是表达风景画艺术情感和审美特征的重要载体。没有意境,中国的风景画不仅失去了审美价值,也失去了灵魂。几个世纪以来,无数人停下来欣赏中国的绘画和风景,在它们永恒的美、诗意的美和人类的美之间穿梭。艺术意境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寻找幻觉的愿望。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内涵与发展
         1.中国山水画的主要对象是山、水,它们代表了古诗词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表达。中国山水画以其细腻、独特的肌理和质朴的色彩,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风格,描绘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意境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几个世纪以来,究竟何为意境,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意境是中国风水画的一个艺术领域,它可以被感知和理解,但是很难用具体的术语来描述和把握它。中国山水画家将水墨画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物质形象,在有限的山水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山水画讲究含蓄,往往以表现对物的感受来创造意境。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奔放的想象力,画家将所见之物进行了艺术处理。他不拘泥于平直的艺术表现,而是将具体的山、河、木、溪、云用灵活多样的手法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了一个个个富有意韵、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最早的意境理论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那时人们对山水的自然美越来越热衷。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提倡向自然学习的方法。在不描绘原始景观的前提下,追求景观的内在意义,注重艺术和情感手法。
         2.中国山水画意境之美学表现。(1)空灵之美。在创作过程中,山水画家往往非常注意处理画面主次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云和河流。山水画家通过描绘具象景物并运用次体进行渲染,营造出一种空灵的美感,突出表现了山水画的意境。这和道家的想法很接近:任何能生长的东西都是精神上的,艺术家也能使青草和山充满生机,画作充满生命,并且能以想象力激发活力。意境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如若缺失,就会认为这幅画是暗淡无光的。中国绘画强调虚实交融,并空灵之美主要通过“虚”体现。“虚”是一种艺术性的留白,被淡化和空出的部分给予了观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人变成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2)诗意之美。诗画同源,有些画家自己也是诗人,他们在创作山水画时赋诗一首而精湛的作品为他们增添了优美的诗歌。另外,相对于审美的视角、诗歌和绘画,这些都不可能单独加以评判。这样的审美使意境和绘画呈现在一种美丽的氛围之中。意境和绘画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诗意和绘画,而它们也可以和诗的美丽分开。(3)人文科学的美丽。古代中国画家受传统文化影响,其绘画呈现的就是孔孟的仁义之道、老子的“清静无为”。山水画家寄托思想于山水之中,抒发情志于云雾之上,在大自然中任意翱翔,在他们的画中,景物像人一般有喜怒哀乐,形神兼备,忽而活泼可爱,忽而静若处子,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意境也因山水画所独有的人文之美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建筑空间的意境分析
         在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内空间是其主要议题,致力于建筑形式和空间设计元素之一,因此空间是最重要的建筑和艺术建筑的内外环境。所有这些都表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本质。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在南方,是由青砖白瓦组成的。在这个单调的建筑世界里,当你沉浸在其中时,你会发现一种令人陶醉的美。在传统的绘画中,青砖白墙创造画中的水墨酣畅,瓦是非白,白色的墙壁是画纸。一个空的灵气,一个静态的灵气。这种设计就像欣赏一幅风景,让人联想翩翩。


         三、意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意境是诗与画的综合体现。虽然社会环境和审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现代人和古人在意境上的差异,但从心理学和禀赋本能的角度来看,意境是有共同的潜意识基础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文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的同步发展,文化意识的传播日益频繁,传统的文化意识越来越弱,和城市景观越来越相似。目前,是否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是不恰当的?越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的社会,每天各种各样的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人们倾向于回到精神层面。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建筑师的作品,比如安藤忠雄、贝玲明和隈政吾,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和贝玲明的苏州博物馆。正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内容、有意境、有灵魂,他们的作品才会被建构在里面事奉与自然的最大结合。我认为这是在设计意境的追求,它是不同的与传统中国画山水画是它将创建一个满足人们观看的需要,以适应特定行为函数空间和符合特定的物质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必须使用所有可能的条件让用户产生美的联想。
         四、如何创造出有意境的空间
         1.中国古代画家给设计师的灵感。作为设计师,出现的差异是由于对于内部“境”。这里的“境”包括许多方面:气质、精神、情感、品味等。在当今商业经济和追求最大利润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冒险。作为设计师,在某种时候应该做到放下,这种放下是一种状态,内心的放下是放下为了追求利益而打乱内心心境的虚荣心。古代知识分子读书,写诗,画画,从自然界中取经,从自然界中取经;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精神、情感和品味,提升一个人的内在自我,使诗人和画家成为赞美的作家,创造一种非凡的美。如今,作为设计师,更是需要旅行,看到和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了解多起所有的人生经验,这本身就是促进和怎么可以表达空间的设计概念。
         2.思考建筑本身。在建筑空间设计本身,“适”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首先,从建筑材料和装饰,很多时候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经常有一些想法,如国外的产品好、国产的不好、石材很高档、乳胶漆很寒酸等等,还有在装饰中觉得装饰得越奢华越好,越用高档的材料越好,这种观念对设计师影响很大,事实上,材料的使用和装饰是重要的,因为“合适”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其次,从空间序列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序列,如远、中、近场景。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表达也需要这样的空间序列。在建筑及其内外环境的艺术设计中,逻辑的空间序列是一个连续的、和谐的整体。它可以引导观者的脚步,从一个空间有序地进入另一个空间,提醒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不同的空间序列可以给人不同的印象,或震撼,或轻松,或愉悦,或庄严肃穆。一个逻辑混乱混乱的空间序列,不仅不能指示观者前进的方向,给人以空间美的享受,而且还可能把观者带入一个“迷宫”,迷惘不安。因此,探索空间序列对于建筑意境的建构及其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传统风景画是古人的文化意识,也是古人理想的精神载体。环境之美、调性之美、氛围之美,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象征。它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对宇宙的认识、对自然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感知。由传统山水画审美和建筑师在内的形形色色的图面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架构,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将中国建筑的独特美景,创造建筑做法,要求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这是中国现代建筑回归祖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现代区域建筑创新的必然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代装饰(理论),201 9(10).
         [2]李小徐.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建筑空间的意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杨红.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民营科技.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