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监管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作者:宋萌萌
[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之下导致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高层建筑能够在有效的土地资源中实现更多的建筑空间,因此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当然,作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层建筑的安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消防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应当受到重视。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火灾;防控对策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用地紧张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而言,普遍存在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建筑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消防安全管理不落实等问题,以致于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导致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本文立足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火灾防控工作提出了对策。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缺乏系统性的消防安全管理
         首先,我国的高层建筑大多是多产权、多属性建筑,存在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不能有效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其次,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管理和使用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业务素质,而目前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配备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并不了解消防业务,对设施设备的操作更是不知一二。第三,高层建筑普遍缺乏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消防日常管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逐级落实责任,没有系统性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2、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高层建筑从初期设计到后期施工,涉及较多环节并且要求较高,尤其是在隐蔽工程、分隔措施、防火分区及材料使用等方面,时常留下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大致体现在如下方面:一些帷幕式大楼各楼层地板和帷幕墙间存在空隙,没有用不燃材料进行填充;一些为了提高装修标准,对防火分区或是建筑结构进行破坏;一些管道井、电缆井及空调系统设置防火阀与孔洞处的封堵不符合规范要求;一些装修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性材料等等,这些情况都给日后的防火监督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带了被动。
         3、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不及时
         高层建筑大多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消火栓系统等,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所选用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隐蔽工程的“非标”产品监管部门无法实地核实,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在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投入使用后的高层建筑,虽然选择了维保单位,但是由于单位对维保工作不管不问,而仅仅满足于签订了合同,给了维保单位随意应付的空间,导致消防设施每月的维护保养流于形式,真正的系统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改正,致使发生火灾时,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重点
         1、消防车道与消防扑救场地。重点检查设置形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与建筑扑救面之间是否存在高大树木、架空管线、影响火灾扑救的广告牌等;消防车道、扑救场地是否存在堵塞、占用的情况。
2、防火分区与平面布置。重点检查建筑内人员密集场所的面积、层数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防火分区是否存在被拆除、占用的情况;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燃气管道的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安全疏散与避难。重点检查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前室是否存在堵塞、占用的情况;避难层是否被占用,是否符合消防设计要求。
4、消防设施设备和材料。重点检查消防水池、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电气线路敷设、内部装修材料以及钢结构防火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消防管理工作。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管理部门安全主体责任,是否按规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防控制室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组织消防疏散演练。设有多个消防控制室的,各控制室之间、控制室与各经营主体、使用单位之间是否建立可靠、快捷的联系机制。
6、属于重点单位的是否建立微型消防站并与当地消防部门联勤联动使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是否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机构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是否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评估机构开展消防安全评估,针对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或防范。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1、精确摸排建档,掌握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所在地区高层建筑底数以及每栋高层建筑的基本信息和隐患情况,以信息数据为基础, 对每栋高层建筑编制身份档案。定期对高层建筑户籍化管理系统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建立高层建筑“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对“红”色预警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动态监控。对新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进行实地勘察,重点检查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管道井、电气线路敷设等重点,确保新建工程务必做到消防设施“在岗在位”,有力防控源头火灾隐患。
         2、系统排查整治,夯实防控基础。建立完善高层住宅建筑消防楼长制度和高层公共建筑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制度,每一幢建筑选配一名消防楼长或配备一名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填写楼长备案申报表,由单位和消防机构统一核实存档并不定期对楼长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对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是否好用情况按照“兵团式”作战要求集中开展实地测试并按照“位置相邻”或“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微型消防站区域联防制度,将高层建筑楼长纳入“一呼百应”4G公网对讲群,时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开展应急调度、联合作战、战斗支援等方面演练。针对老旧高层住宅消防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现状,因地制宜采取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电气火灾监控等,强化隐患场所技防措施,提高防范火灾能力。
         3、多角度造氛围,确保家喻户晓。组织当地电视台、电台公开曝光并督促整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以“站门口、立路旁、上大屏、进广场”为主题,打造户外大屏幕、社区电梯消防提示牌、楼宇电视和LED液晶屏等多个宣传阵地,每天高频次播发高层建筑消防类公益广告和消防安全提示,与公交、出租、滴滴代驾等公司合作,在公交车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消防提示。依托“社区消防安全宣传大使”和“消防志愿者协会”成立消防公益宣传队伍,开展上门“做宣传、查隐患”活动,指导高层住宅小区居民家庭进行消防隐患排查,督改自查自改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存在诸多消防安全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可想象。因此,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保证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平辉.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89.
          [2]何子龙.探究高层建筑消防在安全疏散方面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7(08):105-106.
          [3]郑仪凤.大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23):169-170.
[4]廖军.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10)
[5]刘国潮.高层建筑外围护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