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试验检测机构硬件建设标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检测工作规范化和数据报告信息化是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和内涵。其中样品接收工作的规范化及收样大厅、样品室和留样室等硬件建设的标准化水平直观地反映检测机构开展检测活动的规范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通过对样品接收工作的标准化实践,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客观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关键词:公路水运工程;样品;试验检测;标准化
1样品接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样品接收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组织的业务不匹配
(1)没有样品接收人员上岗的证明。调查发现,大多数机构抽样人员没有检测的专业资格;行业内没有样品接收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2)样品接收人员业务能力不足。部分样本采集单位业务范围、资质鉴定参数、等级参数差异不明确;由于无法识别和记录样品中的缺陷,所收到的样品不符合委托测试参数的要求。
1.2样品采集厅的硬件设施与组织的能力不匹配
(1)接样室的标准建设水平不高。部分样品接收大厅面积小,不配备填写委托协议的桌椅,也没有资质证书、等级证书和收费标准。他们缺乏公正的声明、质量政策和质量目标。
(2)采集室缺少样品测量工具。有些采样室没有卷尺、钢尺、游标卡尺、电子秤和其他称量样品的工具。抽样人员不得通过目测或估算,使样品的大小、数量(或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2规范样品接收的对策
2.1提高样品接收人员的业务素质
(1)取样员应持证上岗。母体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业务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样品接收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样品接收人员(由多名检测人员和采集人员组成)。整个样品接收团队证书的专业范围应涵盖机构的所有检测参数。
(2)加强样品采集人员业务培训。母体检测机构应该基于当前的任务和长期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组织人员培训,如新员工应进行岗前培训,不合格人员应加强职业培训,持证人员应当继续教育培训(这与法律、法规的变化,技术规范、标准、技术发展同步),并通过培训记录来评估培训效果。
(3)完善委托协议模板。通过整理委托协议的模板,我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基本信息收集的样本,和规范的写作样本的名称和描述样本特征,从而完成信息并完成数据。
2.2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1)管理系统文件。实时动态的账务公路工程行业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程序、指令等应形成文件,并纳入母体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计划、程序、工作指令和相应的样品接待工作记录应形成制度化、流程化,必须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2)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应重视年度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验证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维护,并确定体系的适时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即是否做到了“写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记住什么”。
(3)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当发现不合格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当发现潜在差异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2.3严格执行样品接收程序和要求
(1)样品接收人员应对样品接收程序和要求充分理解掌握,每个样品接收人员应正确理解并严格执行。
(2)样品接收流程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看、问、量、记”。
第一步:看,样品收集齐应检查样品的外观,确认肉眼观察到的颜色、形状(固体、液体、粉末)和各种可见的表面缺陷,并对可能影响试验的各种样品缺陷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
如果有外包装或者快递委托的样品,必须打开包装确认。
第二步:问,问客户所送样品的种类,测试参数和使用目的(工程站点或混凝土强度等级),了解样品的技术参数,获得产品质量保证文件,设计文档和各种标准密度值和其他支持材料,并确认采用的测试方法和判断依据。当样品的检测结果有多个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指南或规范性文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样品的使用地点和委托性质,谨慎选择。
第三步:量,计算样本的数量,重量或质量,或测量样品的尺寸(长度、宽度、高度、直径、壁厚等),并确定样品的数量、质量和尺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步:记,填写委托协议及样件状态识别卡(如有可能可进行二维码或条码识别),确保信息完整、资料完善。委托双方应签字确认,对明显不符合客户提出的标准规范的委托要求,样品接收人员应做好沟通和说明工作;不能拒绝的,应当在委托协议中载明有关情况;有偏差的,应当经有关人员确认,并经负责人批准。客户要求的方法不适用或者已经过期的,应当通知客户。
3强化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措施分析
3.1在试验检验工作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虽说在公路水运工程中施行了试验检验工作,但是现今的工程建设质量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让工程质量难以持续提升。而这与试验检验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试验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从而确保公路水运工程的实体质量。首先,在试验检验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当试验检验工作中的管理工作出现不充分等问题时,会让检验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的阻碍。而通过完善、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让试验检验的手段更为严格,进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一般来说,在管理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需要通过第三方来完成。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建立管理机制,可以更好的规范工作人员的检测行为。同时,第三方机构也需将社会与政府相联系,确保试验检验工作可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完成。在试验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结合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试验检验的标准规范体系,通过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建立科学、标准的工作规范,才能实现工作方法、效率的不断突破,确保公路水运工程的建设质量。
3.2试验检验工作中使用新型现代科学技术
在试验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因检测范围、部门合作力度、数据真实性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公路水运工程的施工范围均非常广泛,会给检验工作的施行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检测的数据非常多、检测内容也非常广泛,从而很难确保每一项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试验检验工作中,也需要善于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资源。长期以来,试验检验工作基本上均是延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力度不高。不仅不利于试验检验工作的发展,对公路水运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会带来影响。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同样,在试验检测工作中,也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试验检验的手段得以创新,更好的满足工程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试验检验技术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可以推动试验检验工作的发展,提出更令人信服的依据。
3.3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试验检测工作中,检测技术、管理水平,均会对检测质量带来影响。而试验检测工作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是其中的重要干扰因素。工作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检测工作的结果。因此,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提高工作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试验检测工作中的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与素质测评。对于综合素质不过关的人员,需要在培训完成后、测评合格才能持证上岗。通过不定期的职业培训,不仅可以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也让其产生较强的岗位责任感。对保障人员的稳定性也有积极意义,也进一步确保了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检测机构应高度重视样品的接收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第一关。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样品接收程序和工作要求,是所有检测活动的基础,也是减少纠纷的必要手段。样品接收检测人员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检测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推动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质量项目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S].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决定[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