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一直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部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本文围绕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原因,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对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道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其工程质量对城市经济甚至人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从已投入运营的道路中,搭板断裂和沉降沉降不均匀等情况常有发生,难以保障市政道性能。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的施工质量,加大对道路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市政工程健康发展。
1软土路基特点分析
1.1承压能力比较低
与普通的土壤相比较来讲,软土的承压能力比较低,受外力作用影响,软土路基容易出现塌陷,使得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降低道路行车的舒适性。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与路基稳定性能,是检验道路施工质量的核心指标,所以,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运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地质勘测,并结合土壤强度,以及土壤的可塑性能,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1.2稳定性比较差
软土路基所在地区受外界荷载影响较大,使得市政道路路基路面位置,容易出现大面积隆起。当外界降雨量过大时,道路路基边坡会出现冲刷,再加上软土路基稳定性较差,会增加公路边坡的处理难度。要想更好的提升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可靠性与稳定性,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环节,可以铺设一定厚度的防水材料,减小降雨对公路路基路面产生的不利影响。
1.3流动性比较强
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高、粘性较强的特点,在实际施工当中,为了减小软土路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强夯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不断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固性。如果道路软土层比较薄,则可以换填硬度比较大的砂土,也可以铺设相应的路基材料,不断提升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避免路基出现大面积变形。
2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原因
2.1结构设计不合理
沉降段路面设计与普通路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目前施工中常采用的搭板结构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过渡以及加筋土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道路刚度变化程度。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而简化施工流程,并未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道路搭板结构存在受力不均情况,影响道路路面以及路基使用。
2.2土基压实度不够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标准,道路通道需要保证台背填土施工质量。但受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不符合工程标准的现象,直接导致道路沉降路段沉降不均匀。
2.3地基处置不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土基施工操作中,操作不规范。钻孔深度与钻孔数量不符合施工标准,未能及时发现软土地基或确定其范围或深度,直接影响后期具体施工操作,造成施工损失。同时,如若所计算的工程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不匹配,同样会影响工程质量。
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合理设置搭板
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环节,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设置搭板,增加路面厚度,不断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搭板质量,并结合道路路基顶面高程,科学设置搭板顶面标高,也可采取反向坡度预留方法,设置适量的搭板,保证搭板和桥台连接部位的标高保持一致。此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还要明确桥头搭板施工流程,认真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做好立模工作,在提高搭板施工水平的同时,保证搭板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提高台背回填施工强度,保证市政道路路面更加平稳、安全,提高市政道路行车的舒适性。
3.2对沉降段结构的形式加以完善
因为我国当前阶段并没有给道路桥梁项目工程沉降段特别是塔板设计出台一系列的标准规定,因此,建设施工者务必按照实际工程落实情况,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操作经验来进行后续阶段的项目施工。在进行施工的整个阶段当中,需要严格按照桥头路堤和桥台沉降量为参照,并以此设计塔板的长度,建设施工人员可参照土工格栅的处理办法,来进一步减小路基填土操作的整体位移量,并且减小土侧的侧向位移,才能在确保路基整体上更为平稳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整体的沉降稳定性。
3.3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积水问题是引发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直接性因素,所以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非常重要。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方式有设置边沟、急流槽或截水沟,设计合理的地表排水管,另外,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对沟渠进行加固也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要对排水沟或管道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与水文情况,严格按照预防第一与就近选材的基本原则开展排水施工,提高排水沟渠的通畅性与有效性。
3.4台后填筑施工
填筑材料的实际性能与质量对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现象有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填筑施工时,要加强对新型填充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此保障地基沉降现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台后填筑施工时,应当选择透水性强且自重轻的材料。除了传统型的填筑材料,例如中粗砂、砂砾石等,具有高强度的工业废渣也是填筑材料的选择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各类新型的填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例如泡沫型苯乙烯材料,泡沫混凝土材料等,都能获得非常理想的填筑质量。
3.5桥台软基施工
同其他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相比,道路桥台软土层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高效性。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不断完善的影响下,道路桥台软土层地基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技术主要包括:塑料排水板施工法、水泥粉喷桩施工法、爆破法以及强夯法等。在具体施工方式的选择时,要充分结合影响桥台路基施工的各项因素以及道路工程的实际现状和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方式,从而降低软土路基出现沉降现象的概率,提高地基的实际承载力。
3.6基底施工
为有效避免后期沉降路段出现沉降现象,应从根源上控制路基的质量,并重视基底的处理。在路基基底施工中为保证其稳定性,应选用遇到雨水不易受到瓦解的碎石料,并采用分层填筑施工技术。同时,填筑过程中,单层填筑的厚度范围应控制在50cm左右,碎石料直径范围在30cm左右,且沿横向水平填筑路基,保证所填石料基底层厚度超过50cm。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填石路基标准对填基底层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标准的基底沉降范围应在5mm以内,如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则需再次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结语
综上,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综合性分析,例如合理设置搭板、明确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要点、强夯施工技术要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要点、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要点等等,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更好提高,推动我国市政道路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179-180.
[2]季晓峰.市政施工中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探讨核心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0):167-168.
[3]吴钟腾,万华.考虑交通循环荷载的沿海地区道路软土路基沉降研究[J].公路,2019,64(6):43-46.
[4]戴阿花.浅谈水泥搅拌桩在市政道路设计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9(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