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要:随着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购买力平价是最新项目生产模式,根据风险控制的具体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维护整个人口的利益和相关部分为国家建设行业展览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为进一步阐明如何建设企业集团参与PPP项目实现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我们发起了这项研究。
关键词:建筑企业;PPP项目;风险思考
引言
当前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广泛推广PPP项目模式,为建筑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进入投融资领域,实现由单一建筑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的结构转型,获得更可观的利润空间和经济效益,但同时需要面对多于传统建设项目的各类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才能顺利推进PPP项目实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1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常见风险
1.1合同文件风险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方签订的合作契约,内容包括了投融资方案、工程建设、运营服务、收入和回报、项目移交及违约争议解决等条款。合同的订立、执行以及变更过程中都会出现风险,总体而言表现为合同条款有失公平,合同内容存在纰漏,各方权益义务不明确等合同法律风险,以及政府履约意愿不足的信用风险,给企业带来困难。
1.2投资风险
政府过度重视PPP项目的融资功能,盲目推进项目上马,隐藏地方财政债务。企业对项目的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专业分析能力不足,但为抢占市场,仍然以惯用的低价中标模式承揽项目,为后期产生纠纷埋下隐患,甚至导致投资失败的巨大风险。
1.3融资风险
PPP项目建设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在尚未健全的融资市场下,建筑企业自身融资渠道单一,通常只能依赖商业信用贷款筹集资金。过高的债务融资引起融资结构不合理,使企业融资成本过高,资金压力加剧,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1.4工程建设风险
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采用粗放型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成本管控力度不够。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可能在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出现问题,使企业承受经济、信誉上的损失。
1.5市场运营风险
市场运营风险来源于运营情况和市场变化。建筑企业缺乏营运管理经验,当市场变动较大时,可能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盈利能力达不到企业预期水平而导致较大的营运风险。
2建筑企业加强对PPP项目风险防范的对策思考
2.1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促进科学决策与投资
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调研、优选合作方、科学利用PPP政策、规范投资决策程序等方式有效规避、转移和管控投资风险。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信息采集,从而提升项目调研、论证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及时出具详细缜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助力企业慎选项目,从源头上降低投资风险。要通过企业文化、资金实力、信誉度等要素对各参与主体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判断其投资意图,从而选择实力优秀的合作方,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要深入解读并合理利用PPP项目政策的内涵与要义,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改不合规内容,切实保证合同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促进风险公平分担,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同时,建筑企业要严格履行PPP项目的集体投资决策程序,坚决杜绝盲目投资等行为,规范化、程序化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从而有效规避投资决策风险。
2.2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长效机制,及时化解融资风险
建筑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并利用企业在项目建设方面积累的资源及资金需求量大等优势,充分吸引和争取金融机构的青睐和信任,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长效合作机制。要巧妙借助金融机构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丰富企业的融资形式,合理分散融资风险,提升融资效益。要加强与合作机构的沟通交流,通过搭建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做好PPP项目推介,提高合作机构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兴趣、信心,增强彼此的信任感,从而与合作机构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以期有效保障企业的融资安全。要与PPP项目的其他参与主体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争取政府和其他参与主体为建筑企业融资提供信誉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机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相关部门正探索通过PPP与专项债结合以降低社会资本投资压力的可行性;财政部也正在起草中国PPP基金绩效评价办法,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基金进入PPP领域,从而助力企业缓释融资、投资压力和风险。
2.3构建完善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全面强化项目管理,防范运营风险
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搭建动态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等方式构建完善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从而全面强化项目运营管理,切实抵御项目运营风险。要扬长避短,科学筹划、确定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控重点和难点,以加强项目的施工管理,保证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进而为项目后期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尝试搭建贯穿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体系,以此实现对项目运营风险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弥补传统监督体系的缺陷和短板,实现对PPP项目的全面监管,从而有效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同时,企业要加强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设计合理指标充分提升项目运营的风险管控效率和水平。企业还要加强人才引进、教育和培养,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弥补企业在PPP项目运营方面的经验空白,助力企业有效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强化风险管控力度,实现安全运营。
2.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般来说,PPP项目具有长期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时,必须确保有相关的人才能够进行项目维护、项目运营、法律事务、项目融资等工作。但是在人员培训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相关单位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快速具体操作。例如,相关人才,急需在短期内可以从公众,公开招募和相关人才可以有效地通过合理引进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投资和融资,以便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参与PPP项目。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并有效地与高等院校合作,招收大量的学生主修经营管理和融资投资和融资,以保证实现有序型培训和相关的有效储备人才。最后,需要对领导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不仅要精通施工技术,更要对PPP运作的全过程管理有清晰的认识。在培训领导者时,可以将他们分配到具体的项目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结语
PPP模式将是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模式,建筑企业由单一建设承包商向多元化建设服务商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抢占市场的同时,必须拥有科学、高效、信息化集约型的企业管理体系作为坚实后盾,抵御PPP项目带来的各种风险,以维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筑企业要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喜艳,刘伟.基于KPI方法的公私合营(PPP)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19,(1):46-50.
[2]李学东.管理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以某大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为例[J].中国有色金属,2019,(1):176-179.
[3]邵嘉波,卢迪.浅谈PPP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40-44.
[4]戴国华.建筑企业集团参与PPP项目风险管控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9,(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