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蒋晓亮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蒋晓亮
[导读]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结构设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结构设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建筑物抗震性、安全性及实用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还能确保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呈现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但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唯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能不断促进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策略
        
        
         前言: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土木工程迅速发展,其工程技术水准得以提升。虽然与以往的工程技术水准相比,现在的有所提升,但是在具体设计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对建筑工程推进速度进行了减缓,还会对业主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详细探究,以期能为改善上述情况贡献一份力。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简析
         众说周知,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所以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是后续施工的通行证,在整个工程的实施中是不言而喻的。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承载能力。同时,它对安全和防火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结构整体设计与建筑工程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对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来对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瓶颈分析
         2.1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中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如下:⑴由于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以及不过关的专业技术,设计建筑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⑵设计师缺乏对建筑安全的理解。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过程简单地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缺乏对建筑安全问题的充分考虑,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只重视某一环节的安全性,显然忽视了整体安全性,导致建筑物的安全与整体安全分离,整体安全性不达标。
         2.2安全意识淡薄
         缺乏安全意识是在中国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施工企业和设计师。首先,建筑企业缺乏安全意识是导致建筑安全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实现了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建筑的安全性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标准,但许多施工企业常常无视国家规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和为了节约成本,这部分企业通常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私下进行,甚至偷工减料的行为也会发生,这是不能保证建筑安全的主要原因。其次,设计师缺乏安全意识也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设计师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工作人员。然而,目前,我国的设计人员往往缺乏资格认证的条件,同时,他们对工作的重视不够,也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探究
         3.1科学筛选建筑结构体系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中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有很多限制。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阶段不发生变化,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工程建设单位应选择最适合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位置的土层、地质和周边环境的设计方案,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上部结构点和荷载的科学分布。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积极开展实地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完整的,最为全的和科学的计划方案。此外,当选择结构刚度时,结构刚度应在允许范围内,结构刚度尽可能小,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共振,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确保了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此外,对于岩基掩埋较浅或较好的土层区域,应以桩基为基础,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承重层落到岩层上,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的刚度应适当降低。


         3.2高度重视结构设计中各类性能需求
         尽量满足各方面的性能要求是在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只有这样,结构设计才能合理,从而有益于土木工程建筑后期的稳定及长期使用。目前,在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时应着重满足以下性能要求:⑴结构延性升级,在后期使用土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形等实质性问题,在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的作用下,土木工程建筑极有很能会倒塌,所以建筑延性对于保证结构设计的灵活性至关重要,同时保障结构设计中的柔和度,能够使建筑的总体性能水平得以提升。⑵对结构的水平力进行高度重视。在结构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结构的水平力,在具体设计中,水平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全方面且直接的影响结构。⑶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高度重视。稳定性指标是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设置短肢剪力墙等有效措施,对结构的稳定性能更好的提升,进而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进行保障。
         3.3建筑结构建模中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打破了传统CAD绘图的局限性,使得建筑模型能够以三维的、综合的方式显示出来。CAD建模过去只能进行二维平面映射,不能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然而,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使模型向施工人员全方位呈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进行可视化建筑结构,也可以及时发现建筑设计中潜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3.4加强结构设计的抗震性及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也是衡量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尤其是不可预知的地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特别是地震荷载,是设计分析和研究重点,设计人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高抗震性能的建筑设计和结构层次。目前,我国已经研发探究出更有效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基于此,保持均匀状态下建筑物的荷载、延性大,危险断面的结构是比较小的,采用延性建筑结构,或采用多重设防理念,即通过二次构件对主要构件进行防护,以满足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要求。
         3.5全面掌握各个参数
         在进行结构设计工作时,通常会关联许多数据参数,而这些数据参数也会对土木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与施工作业的经济性造成影响,特别是项目的材料使用量和采购价格等。如果参数存在缺陷,则会严重浪费材料,进而提升项目施工成本。除此之外,一些数据参数在发生问题后,想要进行更改是很难的,因此需要对各个数据参数的重视程度进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整体的安全性直接受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影响。现如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诸多的问题,所以对相关的研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满足目前结构设计的实际需求,保障研究的时效性,以期为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宝军.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3):43.
         [2]李海虹,路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7(11):122.
         [3]易靖.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52):97-98.
         [4]刘庆.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33-134.
         [5]焦东轶.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27.
         [6]薛扬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2,16: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