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基本建设的速度也由此不断提速,建筑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抓住机遇打下自己的市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这是当前每一个建筑企业都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超预算
引言
严谨的工程计划是决定建筑施工造价控制及预算准确的基础,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因为工程施工中的造价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故而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现象。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1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1.1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
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首先是因为建筑企业内部关于预算编制的规章和规则不健全,没有对编制预算这一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预算编制的审核人员工作不上心,或者是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最终的预算出现严重的偏差。最后,由于编制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以及专业素养不够,再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实际的建筑工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原材料的购买的价格变化方向掌握的不及时,甚至在清单编制的过程中,清单项的单位与定额项的单位不统一而造成价格偏差过大等原因,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
1.2造价预算审核机制不健全
造价预算审核的本质是对造价预算方案中的工程建筑材料的数量、金额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造价计算审核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造价预算审核组织。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和人力,把造价预算审核的工作推给造价咨询公司。第二,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造价预算制定的人员为了满足清单报价故意删减定额项目,使得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关预算项目缺项。第三,工程建筑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审核规范性文件,明确造价预算的流程和相关标准。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造价预算机制不健全。
1.3工程造价预算执行力不够
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保证是工程造价方案能落实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而在很多情况中,施工单位并不按照招标文件中工程清单附表里要求的主要材料品牌范围选用表进行购买材料和施工,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设计的方案和要求进行购买材料,导致一些意外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工程返工,反而导致人、材、机成本的增多,从而出现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出现很大偏差的情况。很少施工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工程中预算机制落实到位。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对策
2.1对于一切可能影响工程预算的外部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
在上文中我们知道导致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出现超预算现象,很多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对于这些外部因素进行中要重视,对于他们的危害进行充分的认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进行合理的推断,对于未来市场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进行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得最终的预算能够很符合实际,并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自己的预算在进行预算制定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预测这些自然环境会不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会不会影响工程造价预算,会不会导致资金成本的过多支出,会不会产生成本损耗。在开展预算之前,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开展工作之前应合理勘查工程现场,并将勘查得到的数据应用到图纸设计上来,了解现场具体情况,计算工程量参数,此外还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材料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当地的材料价格行情,为编制预算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预算方案。
2.2对于工程的原材料进行价格管理
在进行工程的造价预算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原材料的价格管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管理是工程的价格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重视对于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处理,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价格,所选取的施工材料,首先必须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展经济上的研究,工程建设所需要材料,要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实施采购和运输,降低因为材料浪费带来的资金损耗,所使用材料的利用率必须达到最高,对材料使用情况予以管理,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以“限额领料”来控制材料的消耗数量避免超量情况的发生。并且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来进行施工,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合格材料供应商数据库,对于工程所需各种材料的情况进行综合比对,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工程所需材料的报价并选择相对应的材料供应商。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为自然环境因素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可控的情况,进而导致预算超支。
2.3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质量
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流动是很大的,应对此阶段的造价实行严格的控制。以预算为依据,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把控环节的资金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工程成本投入,将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内。(1)在项目实施阶段,材料费用占项目成本支出的60%~70%,技术人员应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要求,制定材料采购及供应计划。材料采购阶段,采购人员应找有信誉保证的供应商合作,在此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材料采购成本。在材料供应时,应结合施工进度与供应计划进行材料供应,减少因材料存放太久造成的材料损坏情况,减少材料定损耗率。(2)技术人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每个施工工序都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返工造成的超预算情况。(3)造价管理人员应确保预算内容能够充分落实,并对照预算表对各阶段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如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应及时上报修改,避免超预算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2.4项目造价预算管理体系建立落实各项造价预算责任制
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对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完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若只是高层领导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而中层、部门负责人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很难推动工作的进行。这需要借助各层的力量的共同推动,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工作才能有序的进行。改变员工对建立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不良认识,制定一套完善的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的管理体系。委派专门的组织对不同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为其量身制定个性化的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方案。落实各项工程造价预算机制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复杂多样。
2.5促进造价管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升
建筑企业应重视对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并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培训及考核的双向手段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更好的为建筑工程项目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目前工程造价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当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这就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抓住机遇,适应当下社会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利用科学的手段,锻炼自身的专业素质,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让工程造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白星午.论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核[J].建材与装饰,2019(36):148-149.
[2]丁琼.关于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管理措施探讨应用探讨[J].地产,2019(13):90.
[3]包蜃.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控制要点及对策[J].门窗,2019(11):130+132.
[4]林超连.建筑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