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李金峰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 李金峰
[导读] 本文以BIM技术这项新型技术当做核心对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
         摘要:本文以BIM技术这项新型技术当做核心对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首先概述了BIM技术,其次,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述了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希望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
        
        
         前言:BIM主要是指建筑信息化模型。当前阶段,BIM技术在我国很多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其对于处理建筑工程中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加工构建衔接不足而导致的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等现象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可利用创建三维模型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模拟,有效改善施工设计方案,为装配式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提供保障。
         1BIM技术的定义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发展情况
         1.1BIM技术的定义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其涵盖了了建筑工程项目每一项所需的信息与数据,此技术利用数字信息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建筑物具体信息的模拟,利用三维模型加数据数的形式更好的体现出来,发挥可模拟、可出图及可视化等特征,属于一项可协调所有单位生产效率优化的软件。BIM作为建设项目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工具,BIM有效整合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把他们进行模型化及参数化,在整个工程项目的规划、生产、建设、运营、维护的整个过程进行贯穿,建筑项目的信息能够在建设企业、设计企业、生产企业、施工企业间开展传递、共享,进而有效整合所有项目将其结合成整体,让所有参与建设的企业都能够更好的掌握项目本身,才能确保项目在运行中更具实效性,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捷,进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可以整个实现工期的优化组合。
         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发展情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常是指建筑企业为了让让建筑工程项目实现生产、加工、制作等每个部分应用混凝土,将此当做施工的核心基础,不仅如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装配创建出完善的建筑工程结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常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装配式程度当做划分的重要依据,进而表明,我国建筑行业内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分为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部分装配混凝土结构,其中还会存有许多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等多种结构。不仅如此,我们可了解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向着现代化趋势发展,而作为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内容的装配式建筑现已日益迈向工业化与现代化。对于我国政府而言,势必要增强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和大力宣传,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化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无法针对预制构件开展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得以蓬勃发展,而众多新型元素的层出不穷。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国,有关装配构建的类型呈现出多种多样,型号也是缤纷复杂,数量高达上百种,其中还会涉及新型的解耦股保温一体化外墙技术。基于此,无法详细提取进场构建的型号以及数量,将直接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指标含量的统计,不但无法科学控制施工成本,生产管理也会出现问题,因此,使预制构件的精细化管理更为繁琐。
         2.2方案设计和具体施工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
         原有的常规方案设计应该对结构类型的挑选和有关计算项目进行深入思考,通常不会对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产生影响。但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汇总,大型机械设施和建筑结构主体之间就会出现锚固与支撑之间的关联,方案设计和具体的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衔接,而构造复杂和构件返厂修改等众多问题随之产生。不但提高了资源的损耗,还导致工程的整体造价不断增加。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全面管理构件模型
         充分结合高端物联网技术和BIM技术,可利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查阅模型相关的信息数据,这样做,可对构件的吊装定位进行有效指导。不仅如此,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还能够迅速查阅构件的相关参数属性,不仅如此,将完工的信息资料及时传输到数据库中,进而有效实现施工记录的有效查询与有效调阅。管理构件模型的实际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管理构件模型的具体流程
         3.2合理有效的管理构件模型库
         通过科学创建BIM构件,可有效创建CSI构件族库管理系统平台,在局域网与因特网的大数据背景中,平台化系统管理族、组件、模块。构件库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确保多样化类型的软件和相同平台进行的集中管理,还能够上传私有族文件,族库方面的内容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显著的更新。利用BIM的集中管理并共享规范性族构件,可以在保证BIM创建模型效率的基础上,为BIM的进行和普及创建相应的机会。
         3.3科学管理构件模型资料
         PC端口中,需要利用CSI构件库内的BIM模型把构件的试验报告、图纸、外观检查等有关信息有效结合,为建筑项目管理、建设质量、施工进度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移动端口,需要通过智能手机的利用记录施工程序,把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信息及时传输到网页端的指定位置,对建筑工程间的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不仅如此,还能够及时的呈现建筑工程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和工程变更,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带来便利条件。
         3.4构件的可视化安装模拟
         其一,需要利用BIM技术科学的拆分模型,让其更加细致全面的呈现出构件的安装过程。其二,经过施工过程中的模拟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施工时,因为缺少产业化基础数据带来的支持,较易发生施工现场构件不合理摆放、寻找不易、二次搬运造成构件破损等多个问题,经过BIM技术的运用能够模拟整体施工过程,合理指导构件的摆放与吊装。其三,构件的可视化安装模拟,利用构件拼装的顺序与三维坐标精准操作很高的困难性,可利用施工现场三维可视化模拟的有效拼接,让构件还原具体的构件条件,为安装方案的选择带来有价值的参考,避免工程出现返工。
         结束语:
         总的来讲,现如今,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已广泛普及,主要是因为建筑行业产业化趋势日益显著,通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利用可让建筑资源实现最大化的节约,还可促进建筑技术实现完善与创新,为建筑物的质量符合标准保驾护航。而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BIM技术将构件作为核心,让建筑物实现最佳设计和施工的良好衔接,不仅如此,还可充分利用参数化和可视化的优势,让建筑物设计实现施工方式的模拟,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建立合理科学的BIM标准,在由于工程经验、机械设备等各个方面实现完备,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现已和BIM技术进行了深度结合,建筑工业化现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BIM技术为建筑行业带来的资源节约与质量保障等优势将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工业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倪士钊,吴建霞.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99.
         [2]高伟杰.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01):70-75.
         [3]赵亮.探究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1):61-63.
         [4]颜廷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与对策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8(04):123-126.
         [5]刘杰荣.建设工程新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8,32(03):424-426.
         [6]关志荣.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