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提升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郑力玮
[导读] 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城市的文明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城市的文明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风景园林的施工是非常必要的。有关人员应该就施工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避免出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加强风景园林施工中的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1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导致人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大自然已经失去原来的本色。汽车排放的大量的尾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各地区的“城市病”逐渐显露出来,工业化建设也使水资源和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动植物种类减少、土地日益荒漠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究其原因,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积极建设风景园林,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保障。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人口的剧增导致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主要用来建筑房屋、道路等。道路上由马车变为汽车,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环境质量受到了威胁。城市必须修建风景园林工程来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2.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形、气候与环境、假山以及园林原土四种因素。园林的地形因素能够影响估算施工量和测量放样等技术;受园林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的影响,施工中选定植物的种植类别比较困难,从而形成技术难点;园林施工中需要设置假山,假山的施工技术水平必须得到保证,否则会降低其稳定性,人们在假山处游玩时会由塌落的风险,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园林的原土能够决定种植植物的成活率,一旦出现成活率低的情况,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补种,如此一来,既浪费成本,又延误工期,属于风景园林工程中种植技术的一大难点。
         2.2 园林种植技术的重视不够
         园林工程主要有种植绿化工程、筑山工程、土方工程以及水利工程四部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种植绿化工程仅仅是种树栽花,根本不需要经过设计规划,导致植被苗木的成活率低。鉴于此,在植被选苗的时候就需要保证其质量,还要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考虑。首先,要观察苗木的高度和茎冠的宽度规格、苗木的大小、修剪程度是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其次,要注意苗木是否受到病虫害以及运输过程中是否过断裂根。
         除此之外,土建工程会对土壤产生影响,使得其透水性、透气性变差,导致土壤板结现象出现,最终形成人为滞水层。植物对于所在土壤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土壤颗粒过大会导致园林植物的根系无法在上面生长,进而缺氧腐烂。
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准备工作
         风景园林施工效果会受到风景园林整体设计的影响,可以说设计是施工的灵魂与核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那么必将无法取得好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展施工之前,要充分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详细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目的,针对施工与设计之间矛盾、模糊情况,及时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之前,要充了解施工区域的环境,把握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与要点环节,以便在施工过程之中对重点与要点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与进度的管理,在开展施工之前,做好施工要求以及进度等的计划编制工作,对施工过程做好详实的安排。
         3.2移栽技术
         风景园林在施工中,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植物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移栽技术,将植物移植到施工建设的风景园林之中。

不过在实际的植物移栽过程之中,对于移栽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为苛刻,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在移栽过程之中植物出现死亡或者生病等问题,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移栽环境的变化加以重视。在进行移栽时,需要对移栽的植物根部进行保护,保证植物移栽过程中始终在同一个生长环境。且针对于不同的植物,其保护方式也存在很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植物,在移栽过程之中出现死亡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因此移栽之后,需要对移栽植物进行观察,如果移栽后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这应该及时采用有效地措施,并对后续移栽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
         3.3处理土壤施工
         植物的生长期以及成活率与土壤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栽培之前,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处理。首先要对植物栽培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验,了解其各类元素含量以及土壤酸碱性等等,然后根据所要种植的植物所需要的土壤环境为参考,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处理,改善土壤环境,使其达到植物种植要求。另外,在进行土壤处理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添加物质,避免由于对土壤处理不当从而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4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方案
         4.1 建立并健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制度
         因为风景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繁琐的工程,所以施工管理人员想要保障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管理控制。首先,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了解施工团队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制度,健全施工安全和施工管理等信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添加、修改。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明确划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避免出现交叉管理和疏漏管理等情况,同时建立奖惩体系,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和最终呈现效果达到预期值。
         4.2 确定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由于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中涉及人工景观搭配、道路铺装设计、植被和花卉种植等诸多的分项目,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将管理工作细化到各施工环节中,保证各环节施工人员均可以规范施工,施工质量检测结果均为合格。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与项目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各景点施工情况,尽可能达到预期景观美化效果。例如:在园林绿化阶段施工流程是:先明确绿化区域及范围,其次明确植被和花卉种植类型,再其次确定设计风格,确定植被、花卉高度,最后呈现出错落有致、颜色协调的景观。
         4.3 科学配置所需土壤,保证植被、花卉茁壮成长
         施工企业必须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花农、树农作为绿化养护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依从专业角度配备不同植被、花卉所需的土壤成分,出色完成土壤检验工作,通过不定时对植被和花卉观察及时补充基肥、钾肥,确保土壤质量满足相关检测需求,保证植被和花卉健康成长。
         4.4 参照植被生长规律,确定植被栽种时间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施工成本远远超出预算成本,造成施工成本溢价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在移栽过程中存活率低,需要重复采购植被。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规律来确定不同植被的差异化种植时间,增加移栽植被的成活率,保证成活的植被可以茁壮成长。
结束语
         园林工程就是指风景园林的施工工程,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园林工程来说,他也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园林工程讲究的不仅仅是布局上的整体性,还必须体现一定的审美艺术,通过人工手段对园林的要素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一定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詹志华.风景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95.
[2]熊良旺.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探析[J].河南建材,2019(02):144-146.
[3]杜芃彦.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194.
[4]李洪军.风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0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