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对边坡进行了简单介绍,从其基本概念入手,说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要点及主要流程。从浅层支护、深层支护两方面,详细阐述水利工程施工总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重点。同时,建议施工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储备能力,创新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旨在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即为边坡变形,其开挖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由此引发的边坡变形问题,已然为工程施工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全方位的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施工人员通常会选用支护技术,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目的,实现进一步的技术优化。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的意义
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本身对水利工程的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自然环境如果没有和技术相匹配,水利工程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这项技术应用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边坡改造施工如果不符合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整体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和边坡改造技术有很大的联系。人们生活中对于水利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于边坡改造技术要积极进行经验总结和技术提升。利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可以解决水利工程汇总等很多的复杂问题,对于巩固施工效果和提升工程作业的效率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这些技术类型也能让水利工程的复杂要求得到满足,而且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施工时间。对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开发是一直在进行的,对于巩固岩体,稳定边坡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
二、边坡
水利工程建设中,路基往往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在危害路基稳定性的同时,不利于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由此设计人员通常选择在路基两侧搭建一定坡度的坡面。依照地层岩性的不同,边坡包括土质边坡、岩质边坡。通常适用于各类容易受到风化作用的软岩层,例如泥质砂层、千枚岩、泥岩板岩等。要求边坡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至于坡面形状、坡度、平顺性等并不受限制。与此同时,需要边坡一直处于干燥、无地下水的状态。
三、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实行的基本流程如下:采用锚杆支护的方式,开展边坡支护作业,合理选择钻孔位置。对锚杆实行钻孔处理,将钻孔孔径控制在48cm左右,并于适当位置上搭建两米左右的额手脚架,根据对周围岩石纹理、走向的正确判断,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锚杆型号应为常见的螺纹钢筋,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准确的调整锚杆孔径大小,保证支护施工的整体效果。另外,在进行水利工程边坡开挖时,务必使用到爆破技术,经过科学合理的预算后,确保边坡爆破的顺利进行。强化对爆破网络的布置与控制,将爆破的缓冲孔实行钻孔处理,提升施工效率。
在边坡处设置永久性排水口,通过降低坡体内部压力的方式提升工程安全的总体效果。如若利用混凝土边坡支护方式,施工人员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把握其中要点,注意细节问题的处理。保证水利工程机界面的封闭性,必须降低界面的暴晒频率。配合使用混凝土喷射的方式,将混凝土表面厚度保持在10cm至20cm之间,注重混凝土喷射施工的连续性。
四、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一)浅层支护
开挖支护作业开始前,施工人员应对边坡浅层支护的组成有一个全面了解。边坡浅层支护的基本构成为排水孔、锚杆束、喷混凝土等。实际作业期间,可利用钻机、全液压钻机开展钻孔作业。全液压钻机的驱动方式为油压驱动,以此对相应部件实现有效控制,此类钻机依赖高压变量油泵等设备,能够做到无级变速,简化了传动机构。全液压钻机并未配置齿轮变速箱,在减轻钻机自身重量的同时,将动力作用最大化,一般常见于已完成的施工平台中,主要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的稳定、规范进行。
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开展排架搭设作业,利用全液压钻机于边坡相应位置处,进行凿孔处理。在锚杆束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选择完整度良好的岩层,依照“先注浆、后插杆”的顺序进行施工。
(二)深层支护
深层支护技术应用较常见,在边坡挖掘施工中使用次数较多。当前阶段内,水利工程边坡开挖通常选用轻型锚固钻机,实行必要的锚索钻孔,由于其体积相对较小,且操作简单,施工人员可在脚手架中开展作业,因而更加适用于高边坡岩体锚固工程建设。液压动力头的钻进能力较强,且应用范围更广。在进行钻孔斜度现场确认时,可优先选用导向仪,进一步精准施工结果,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偏差。深层支护施工期间,利用高压灌浆泵实行灌浆处理,借助溜槽进行入仓锚墩混凝土处理,必须保证混凝土凝结能够符合设计强度的需求。上述环节完成后,可实施锚索张拉工序。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特别注意,在施工初期,应遵循原有设计值的95%左右,对整个工序实行科学控制。如若施工现场所处的地质条件较差,可积极选用灌浆坡面的方式。在起到加固作用的同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以广东省某工程为例,该工程边坡高程约为30米左右,面积为230平方米左右[2]。边坡地下存在透水层,一般通过自然降水补给。边坡周围地势较平坦,在经过合理分析后,该工程相关人员决定采用深层支护的方式展开施工。结合实际建筑分布情况来看,在当前形势下实行原有施工方案具备一定的困难性,因而做出了适当调整。综合施工图纸设计来看该工程涉及到的边坡面积较大,相应的施工材料供应量较大,因而该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前,积极与供应商取得联系,立即组织施工材料的入场,经过验收后实行复检,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才正式投入使用。施工方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其具体情况后,展开一系列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经济、合理、优质、高效”的施工原则,努力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三)施工要点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施工人员应明确掌握其中要点,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钢筋网设置。钢筋网的铺设是边坡开挖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该环节开展的主要目的为对边坡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出现岩体塌方的问题。由于涉及到的步骤及细节问题较多,故此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施工人员应注意把握钢筋网与岩面的结合度,保证二者的充分结合。同时实行有效的焊接处理,针对原有锚杆头,将被连接部门始终处于一个整体的状态,维持边坡稳定性及安全性。积极做好边坡封闭工作,在边坡支护作业过程中,面向施工现场的部分混凝土,实行必要的洒水处理,同时充分发挥钻孔法的作用,查看混凝土喷射厚度,最后使用永久性排水孔。此过程开展的主要目的为减轻山体内部承受的水压。于排水孔内部设有一定的排水材料,在最大限度上强化排水孔的排水效果。2.边坡检测。针对开挖区域内部结构,实行全面详尽的检测,以便为施工人员提供边坡形变的具体信息,包括滑坡规模、滑动方向、危害程度等。施工人员可据此规避边坡滑动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及质量。明确断面情况,分析其中原因与处理难点,一般选择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将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作用最大化。以此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同时,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深入分析与研究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全力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及相应作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斌,吴小勇.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11):44.
[2]徐文彬,卢林峰.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J].冶金管理,2020(05):13-14.
[3]阮丁丁.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4):94-95.
[4]刘晓丹,高欢家,陈艳.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2015(03):13-14+16.
[5]罗俊,刘运凤,秦敏.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5(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