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建施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土建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建工程的进度。必须提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本文则对土建施工中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期间,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也就导致现场管理存在各种问题,这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直接影响,并且,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可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1、土建施工相关要点分析
1.1、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实际建设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统一对接下来所要用到的钢材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所有的钢材料具有合格证,且其性能满足高层建筑施工标准,一旦钢材料在质量方面存在瑕疵,严禁其进入施工现场。当材料经检验质量合乎行业标准之后,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还需要将其按照材料的型号规格以及在施工中使用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堆放。除此以外,相关负责人也要高度重视储存阶段的钢材料管理问题,避免在潮湿的地方存放,同时做好防雨措施。在采购钢材和焊接材料的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采购工作,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进行购买,对钢材厂所出示的质量验证书进行谨慎验证。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面对临时替换材料的情况,建设管理人员一定要和设计单位进行全面协商工作,不能擅作主张,否则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都会具有负面影响。
在开展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作业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务必要规划预埋螺栓的位置,结合工程的性能要求,计算大致的施工面积以及预埋螺栓的深度。随后,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预埋螺栓操作,确保其填埋深度与设计图纸相一致,保证预埋作业的准确无误。
在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作业往往会采取综合吊装法。具体来说,也就是先在平面上安装钢柱和钢梁,以此为核心,向四周分散。在竖直方向上则应该严格遵循由下方到上方的钢柱安装顺序。在安装时,还需要结合项目的规模大小,划分具体的区域,确保每一平面的钢柱安装整体性都能够合乎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务必要打牢基础,循序渐进的开展,帮助安装工作。
1.2、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在基坑施工中各机械操作人员禁止酒后作业,疲劳驾驶,运土车辆经过主要道路时要限速20km/h行驶;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要集中精力,并要注意坑内施工人员的情况,同时人员不得进入挖掘机回转半径范围内;土方机械作业过程中,禁止其他任何无关人员搭乘。装车时,严禁车厢内有人,斗要尽量放低,不得碰撞汽车部分,在汽车未停稳前不得装车。机械操作过程中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铲斗升降不得过猛。
严格控制好挖土深度,项目工程师、质量员、技术员积极做好基坑尺寸及位置的测量工作,防止超挖或欠挖。严格控制开挖速度,使开挖与修边清底的速度相一致。避免基坑暴晒时间过长。
挖掘机对基坑边坡开挖时应注意放坡尺寸,人工对机械开挖的边坡进行修整。对基坑边坡土方松动的地方要及时挖除,以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开挖时要核对土质、水位是否符合地质勘测报告。开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在雨后仔细观察土壤情况,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要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土方开挖完成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工程师、质量员、技术员进行基坑开挖的自检验收工作。经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报验,再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方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共同验槽,验槽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3、筏板基础技术
完善温度监测方案,主要是对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监测孔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设立独立的监测部门,由专业的监测人员组建成专业的检测团队,能够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制定出完善的监测方案,根据检测的结果分析,设置对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周期,采用现代监测技术与设备,对每次监测的信息数据详细地记录。通过对实际温的监测与分析,能够把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在监测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分析与解决,不断地对监测方案的优化、调整,从而为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处理,主要是避免阳光的直射,可以选择水洗降温,能够使用碎冰、液氮对建筑材料的冷却,选择储存的空间环境要符合要求,尤其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一定要用湿麻袋进行全面地覆盖,主要是能够降低体表温度,对阳光直射进行了阻挡、遮阳。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在夜间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尤其是在夏季,入模温度要低于30℃,在秋季入模的温度要低于25℃,在冬季入模温度要低于15℃。根据不要的季节与温度,合理地选择材料运输方式,一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过高,就需要及时地进行降处理。要确保混凝土构件表面与大气温差在三控制范围内,从而才能够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1.4、绿色施工技术
我国城市中随处可以见到民用建筑工地。同时,建筑业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其不仅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体的经济。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绿色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充分重视,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使各个行业都在调整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各企业的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差距不太明显,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下占有优势,这是建筑业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选择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现象,还可以优化自然资源,提升施工的进度。所以,在建筑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和项目规范要求和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过程中可以做到绿色环保。绿色施工技术有很多,比如逆作法、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等,其中逆作法大多数是采用于对建筑的施工中,其与开场开挖方式的不同在于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施工中产生的建筑灰尘,并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果,设计出比较精细的明缝,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装饰面显得比较自然,同时在混凝土装饰面上不用继续抹灰等工序,所以对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格外重要。施工材料的高质量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确保房屋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因此必须合理优化人力资源及施工材料。在房屋建筑装修装饰之前,一定要做好事前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施工配置进行优化,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结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土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施工技术监管缺乏有效性,并且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需要项目施工方以相关法律规定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技术监管,同时要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魏信飞.略谈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2):149+151.
[2]孙大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62-163.
[3]叶建琳.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6):35-36.
[4]张旭东.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初探[J].中国标准化,2019(2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