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713500
摘要:近几年,城市化的发展也加剧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进程,其建设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体系相对较为复杂,存在的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若是控制力度不够,或者落实不到位,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无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和施工控制质量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监管力度,实现良好的建筑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实现良好的施工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1导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的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水平。对建筑企业和整个社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消除常见的质量安全隐患,并预防可预见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常见技术分析
2.1防水技术
建筑渗漏水问题是当前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渗漏水问题并且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是渗漏水问题仍然频频发生。当前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管线较为丰富,施工中存在很多细节和隐蔽工程,一旦有某个细节没有做到位就容易发生渗漏水问题,加上厨卫等区域用水频繁,更需要对墙面、地面重点做好防水处理。施工中对卫生间地面的防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地面不但要短时间积水不下渗,同事还要采用物美价廉的防水材料。自然环境和雨水天气会对墙体和屋面等位置产生侵害,后期使用中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为此,应当将防水施工材料的抗渗性提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合理设计屋面排水管道,同时强化防水卷材并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
2.2混凝土控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必须存在的一项技术形式,并且加强该方面的控制,可以大大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控制的时候,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参数值进行计算,避免影响施工环节的展开。另外,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浇筑量,以及养护时间,根据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每一项施工程序,并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展开下一项施工工序,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2.3地基处理技术
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差异的影响,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地基本身支撑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地基是上不建筑结构力量传递到地表的连接点,对其承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很多地区存在软土、沙土等复杂地质问题,这些软弱地基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低下,无法承受上不结构重力,甚至出现坍塌等严重问题。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当前常见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换填土质法、加筋法、注浆法等。不同的软弱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前注浆法和换填法是常用的两种方式。换填法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地基加固中,主要是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掘出用碎石、沙土等含水量低的土质进行替换。注浆法是将原生土质和人工合成化学泥浆混合达到整体支撑能力增强的目的。
2.4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电气工程也是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内容,其对建筑整体性和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如果没有注意电气接地施工那么很容易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问题,加上建筑中需要大量应用电气设备,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安全性需要加强电气接地施工管控,合理设计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有气要做好电气线路和相关管线的布局和施工。当前建筑整体的楼层都朝着高层化发展,雷雨天气容易有雷电袭击建筑物,为了避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证建筑物使用寿命,应当做好防雷接地施工。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3.1加强体系化建设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应定期对各个工程质量产生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的质量措施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作为制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其次,还要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优化完善和补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根据新的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整合,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有效运行。此外,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可以优化建筑企业的协调能力,有效解决各专业配合问题,健全项目管理责任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实现质量管理规范化、高效化,从而保证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完善政府质量监管方法
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要立足在工程质量监管中角色定位,采取宏观监管和直接监督工程责任主体的模式。把工作的重心转变到提升参建责任主体单位质量责任意识,提高参建责任主体单位质量管理水平上来。从质量行为和结构实体两个方面出发,积极总结改进质量监督方法。例如:在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时,要时刻牢记质量监督的要求,认真履行质量监督职责,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程五方责任主体扎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并采取随机抽查和抽检的方式,特别是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要加大抽查力度和抽检频次,从而增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体现政府质量监督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3.3加强施工技术控制
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整体质量情况,如果施工技术不成熟那么质量管理也难以切实实现。在施工前应当预测建筑工程所需要采用的技术,对垂直度测量进行精准地控制,确定好边角柱位置,然后用吊线法做好测量柱垂直度的控制,最后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同时,设计图纸也是整个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各个部门需要共同探讨审核施工图纸的可行性,细化工作流程,认真检查其中的参数等是否合理,确保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图纸变更情况。此外,应当优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现有管理为基础重视建筑工程关键问题,并且优化和完善制度、安全、工序、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最终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升。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积极应用符合国情的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国内外优秀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学习,把握质量管理工作的精髓。比如当前PDCA质量管理方法已经在很多单位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应当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可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模拟施工过程,查找其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用BIM系统记录整理数据,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3.4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质量管理平台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在建筑工程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预防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增强质量管理的技术含量,建筑企业必须要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高度共享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平台,并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完成信息的准确采集和汇总分析,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和判断提供重要保障,推动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期间,针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施工问题的产生,提升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蔡晓星.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33.
[2]张金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价值工程,2018,37(17):48-50.
[3]刘起元,孙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J].江西建材,2014(14):270.
[4]刘军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的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