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鑫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加快,各种施工新技术层出不穷,使我国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相应提升。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房建土建工程保证整体质量、稳固性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支持。将该技术应用于房建土建工程中,因为其专业性和复杂性较高,所以在模板定位、满堂架搭设、柱模板安装、墙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高支模拆除等环节中都要充分把握要点,完善细节施工,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建筑工程任务。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
高支模施工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开展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房屋建筑领域变革的速度比较快,建筑结构越发的复杂。高支模施工主要是指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搭设模板进行施工,这些模板在施工中,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提升项目开展的效果,正常情况下,这种技术的应用高度要在4.5米以上。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因为高支模施工涉及到了高空作业,而且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进入到技术的应用阶段。此外,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大。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的技术性问题,同时,还蕴含了大量的风险因素,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要一起努力,加强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把控,才能保证高支模施工可以顺利的完成。在实际的技术落实环节,水平方向上的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要得到保证,不能小于8米,同时,在这个数据得到保持的基础上,要对横向跨度进行控制,跨度要大于18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通常要大于6米,这种距离指的是独立支撑高度。在高支模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对各种距离尺寸进行精确的计算,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2高支模施工技术及施工要求
2.1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
高支模搭设需要严格技术流程,根据施工顺序做好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安全,实现高质量的高支模搭设作业。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序一般如下:根据地面条件做好竖向立杆作业→搭建扫地杆→计算好纵横向水平杆→确保实现剪刀撑→可调顶托支座安装→梁或板底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梁板模板等。只有全面遵循严格的施工顺序,才能保证建设安全,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立杆支设
高支撑模板作业主要使用各种管材进行施工,其中,立杆支撑是最为主要的环节,需要严格计算位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做为立杆基础,可以在底部设置厚度50mm的木垫板。扣件是让各立杆连接在一起的重要部分,进行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他的接头一定要实现对接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如果遇到相邻两立柱对接接头,那么,则不允许在同一步内,不同步2个相邻接头竖直方向一定得保证错开,形成一定的距离,一般要大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上部顶托螺杆伸出钢管小于300mm,下部底座螺杆外露钢管小于200mm,要精心进行安装,确保上下同心,避免出现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的情况。
2.3剪刀撑设置
为了全面保证整体稳定性,需要做好剪刀撑作业,高支模架四周需要进行有效的连接,由下至上设立竖向连续剪刀撑,实现稳定作用,技术标准是,中间每隔4.5m在纵横向加设竖向连续剪刀撑;梁下第一步水平杆、扫地杆设水平剪刀撑,为了保证稳定,还要在较高支模架沿竖向4.5m加1道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和地面要有45°夹角,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进行连接时,一般是在相交处使用旋转扣件连接。
2.4外连加固设置
内部施工结束后,需要从整体上确保稳定安全,要全面做好外部的连接,以此实现稳固效果。一般情况下,利用高支模架水平拉杆双管箍柱的办法,做好外部坚固,作业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距楼地面1m和梁下1m及中间每隔2m处,把支模架同邻近框柱用直角扣件拉连,全面做好加固作业,使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性;对水平拉杆的处理,主要是水平拉杆端部与柱、墙板结构件进行连接,形成抱紧顶牢的状态,确保架构更加严密。梁柱板墙支撑架需要依次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在整体上实现一致性,为后序工作提供稳定的保障。
2.5混凝土施工
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安装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选择管道泵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时应当极力减小冲击荷载,并次序均匀增载,为此,可以将轮胎等弹性材料垫在梁上,达到管道泵运作减震的效果。(2)框架柱先进行浇筑,再绑扎梁板钢筋,后浇筑梁、板混凝土,以便于整体支撑架和柱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稳定性。(3)梁板混凝土浇筑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避免荷载不对称致使支撑架体倾斜或失稳。浇筑过程中需要及时移动管道泵,混凝土虚铺厚度控制在设计标高+0.150m以内,并需随浇筑随振捣摊开,以免局部堆载过高,造成局部荷载过大。(4)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安排人员时刻关注模板、支撑等是否出现移动现象,假如发现有移动,应当马上暂停浇筑工作,并在浇筑完部分混凝土凝结前移动部位调整好,再重新开始浇筑。(5)泵站、浇筑现场之间进行通讯,只采用指示灯和对讲机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推进。(6)时刻秉承安全原则,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中,安排人员检查支架和支撑状况,假如有下沉、松脱、形变或异样响声等出现,需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再重新施工。
2.6高支模施工拆除环节
高支模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结束前最后一步,该步骤也是建筑完成的标志。拆除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却关系到房建土建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进行拆除时,拆除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谨慎,不能贸然动手。拆除实施之前要保证所有细节工作到位,然后分步骤进行,具体如下。(1)侧模的拆除,需要先确保构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其受损才可着手操作。(2)拆除低模梁长大于8m时,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100%,梁长不大于8m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为75%,而悬臂构件,需要达到100%可动手拆除。(3)板底模不大于2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50%,板底模大于2m且不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需为75%,板底模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须为100%,才可动手拆除。(4)拆除柱模,需要先将拉杆拆除,再卸去柱箍,以撬棍慢慢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分部分运下去。(5)拆除墙模板,应先将穿墙螺栓卸下,再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以撬棍缓缓撬动模板,使模板和墙体分离,再运送离开,不能随意往下抛扔。(6)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拆出楼板模板,要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只每排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人员需站在拆除完毕空旷地区,将周围剩下的支柱拆掉,保证木档能自由掉下,再以钩子勾住拉下模板。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属于一项极为重要的分项施工,其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最终质量。伴随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支施工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项目中。由于此项技术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充分掌握其施工流程和注意要点,才能确保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董衍雷.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91.
[2]秦涛.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48-149.
[3]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