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713500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够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使得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通常会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以及断裂问题等更好解决。所以,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
1导言
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平面间的缝隙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一般为混凝土,混凝土会受天气的影响而收缩和膨胀所以要以施工缝来解决这一问题,等到混凝土结构经过一定的时间,已经稳定住了之后,要对施工缝来进行填充,以此来保证建筑的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出这种施工方法对建筑的意义。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实施后浇带施工十分有必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质量的后浇带施工有利于规避沉降高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建筑楼层之间存在差异性,容易产生沉降而发生裂缝,这些裂缝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危害,为此可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解决有害裂缝问题。在完成主体建筑结构施工后,可针对沉降量较大的部位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再开展后浇带施工,调节建筑之间的压力差、高度差,以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二是有利于减少温度差的影响。建筑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时间跨度比较大,在施工的时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热症冷缩的状况,这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埋下安全隐患。而有效的后浇带施工则能改善这一状况,尽量避免温度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处理好新旧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问题,防止裂缝产生。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作用:其一,可有效处理建筑沉降差问题。在施工的时候,建筑与建筑之间分开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后则通过混凝土浇灌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会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强度,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则能有效调整时间差、高度差和沉降差,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其对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不良影响;其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后浇带形式,以完善建筑施工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固性,使其更加牢靠。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
3.1科学选择后浇带时间和浇筑材料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时间选择十分关键,时间选择的正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将有所提高,可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其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出现裂缝,而后浇带施工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高度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等,都是后浇带施工时间选择的参考点,需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若是高层建筑施工,那么在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点的时候,应当先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检测,若是高层建筑已经发生沉降那么便可以开展后浇带施工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科学选择后浇带施工的浇筑材料。一方面,要在实施浇筑工作之前,先将建筑裂缝清理干净,以为后浇带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采购浇筑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将质量放在首位,在应用浇筑材料的时候,需做好质检工作。所选择的混凝土材料在收缩性上应当偏小,可适当增添减水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黏性。
3.2后浇带支撑体系
后浇带要使用大量的模板和支撑,要想全面满足强度要求,避免出现事故,就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全面做好计算,保证数量的同时,节省成本。要能充分做好科学计划,通过独立设置满足技术要求,一般技术标准是上下可调支撑,才能保证稳定结构,确保各方面受力均匀,结构不合理,计算不科学,就会在施工中出现问题,造成梁板上部裂缝、后浇带下挠、顶板下沉等事故。施工中把握好几个要点,一是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最少2排;二是断开形成悬臂结构的梁要及时拆除支撑;三是支撑水平方向加设拉结;四是模板安装尺寸一定要严格标准,保证轴线定位。
3.3加强止水钢板设置优化
在底板钢筋安装工作为完毕后,需要展开相应止水钢板工作。在这一工作开展前,需要事先制定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支座要保证其高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下端主要是混凝土垫块,上端要进行短钢筋预埋,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止水钢板的固定焊接点。底部钢筋在扎绑完毕后,止水钢板支座混凝土端,要将其固定在底板钢筋上。在具体支座的安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保证支座能够对止水钢板进行固定即可。在将支座固定好以后,对于止水钢板下部混凝土要展开断开设置,可以通过沿止水钢板方向扎绑密目钢筋丝方式。在钢筋桩的焊接中,尽量保证位置选择的合理性,将其应用在扎绑密木钢筋丝中。在这一过程中,钢筋桩要与上部钢筋的高度相同。最后,对上部钢筋展开相应扎绑工作。通过加强对止水钢板的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
3.4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将钢丝网拆除干净,并用钢刷将接触面刷毛直到粗骨料形成“半露半掩”的状态以形成具有咬合力的齿状。最后用清水将浮渣冲洗干净,用与现场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没有粗骨料的水泥浆在沉降后浇带的外露钢筋与止水钢板上涂刷,形成防锈保护层保证在封闭后浇带之前钢筋不锈蚀,然后将后浇带用木板封闭防止水、灰尘等杂物进入其中。传统做法中凿毛是将所有旧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没有松动的或没有严重污染的只需要凿毛即可满足受力要求,由于后浇带的封闭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此时对于混凝土虽然已终凝如果不是松动或者污染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受力。优化做法中不仅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省去了后期清理凿毛的施工,明显节约工期与成本。如工期要求更加严格,施工工作面明显不够时可将沉降后浇带用预制板预先封闭以不影响顶板防水、刚性层以及园林施工,从而达到节约工期增加工作面的目的。在沉降后浇带达到封闭条件后在预制板或者梁位置预埋的灌注孔里用预压自密实混凝土的方法施工以满足工期质量的要求。
3.5做好预设模板工作
在后浇带浇筑之前,为了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图纸及施工方案做好预设模板的工作,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预先设置好钢丝网模板,同时还必须保证网格具备较强的均匀性。这就需要在钢丝网模板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粗细、大小一致的钢筋材料,这样才能够保证钢丝网模板符合建筑物要求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程度,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必须严格控制整个模板的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防止因为主楼以及裙楼之间的跨度过大而导致建筑物载荷量较大,从而减少构件以及钢筋的承载力,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6后浇带保护及养护
后浇带施工完成后,需要展开保护和养护工作。保护工作通常在后浇带施工时进行,施工人员在后浇带两边安装防水砖内壁上用防水砂浆抹匀,上述工作达标后要展开封盖工作,一般选用木质模板和铁质盖子进行。若工程需要,可安装挡水带。后浇带养护工作要在浇筑工作结束的12h内展开,为期28d,在这段期间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并安装有效的保温装置。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在实际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势。同时,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要加强监督与管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以及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有效解决措施。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炜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3):94-95.
[2]孙亚东.简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19(12):64.
[3]杨培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4):1-2.
[4]李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探讨[J].居舍,2019(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