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32519850107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当前最广泛的一种结构。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实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管理对于确保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工作;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1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材料的能否符合设计规范,是建筑物是否安全的大前提,所有的荷载设计,都是必须由合格的材料来支撑的。若然材料不合格,就算有再好的技术、再精确的设计,也是徒劳。
1.2必须认真拌制混凝土
若说材料的好坏是建筑安全与否的前提,那么如何使这些材料发挥最大的效力,则是混凝土安全与否的前提。拌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对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进行计量投放拌制,其中,外加剂的掺量必须合理,对材料的拌制必须均匀。这都是一次成功的拌制所应具备的条件。
1.3必须仔细输送混凝土
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设一台托泵和一台移动泵。事先对所使用混凝土泵的各技术功能进行了解。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抢修。此外,管道固定保证牢靠,尤其是斜管以及垂直管这两个器件,以减少泵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泵送前应该用清水润湿一下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浆润滑一下管道以及泵机。需要注意的是:泵机料斗前应该由专人值班,防止拌合物中的大块石头和杂物,在泵送的过程中,料斗的混凝土量保持应该不低于上口的200mm,以免泵机吸及率低或者吸入空气造成堵塞。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尽量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前如果发现混凝土已出现初凝现象,则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强力搅拌,使其流动性得到恢复,然后再进行入模浇筑。如果混凝土浇筑前已发生离析,则需要重新进行拌合,然后才能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中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此外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1m),以免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离析。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边浇边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通常都比较高,则需要采取全面分层浇筑方法,从平面上将结构分为若干施工段,在厚度上将其分为不同的施工层,首先进行第一层的混凝土浇筑,然后在进行第2层、第3层混凝土的浇筑。本文对混凝土的浇筑做以下详细阐述:
2.1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是指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步骤:将混凝土构件沿高度方向分若干层,先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在首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依次类推完成其他各层混凝土的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2.2余面分层浇筑
余面分层浇筑技术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采用余面分层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应一次到顶,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在自重的作用下形成浇筑斜面,斜面的坡度通常为1: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从浇筑层的底部进行振捣,然后逐渐的向上移动,确保振捣充分,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2.3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通过在施工面积较大的项目中应用,当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浇筑强度比较大,当现场的浇筑设备无法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使,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首先,合理划分混凝土的浇筑区域,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最底层开始,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完成其余各层混凝土的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是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的基础上扩展的,比较适用于浇筑厚度较小,但浇筑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自然养护是混凝土结构最长采用的传统养护法,然而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大时,即在北方地区夏季和冬季温差变化显著使,如果在不同季节都采取自然养护,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在现阶段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中,除采取预应力构件之外,大部分是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保温养护,尽量采用不吸水的遮盖物,保持混凝土表面不发生脱水,进而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干裂收缩,同时还可以采用干湿循环的养护方法予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4.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自己检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板的标高、尺寸、位置、刚度和强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另外还要将清除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要将淤泥和杂物清除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要严格堵塞,同时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进行整体性的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科学的浇筑方法,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的确定应当根据建筑物结构和钢筋配比情况和捣实方法等各种因素综合决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当先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浆,要求与混凝土内砂浆的成分相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以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米,则应当采用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顺利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查看模板、钢筋、预埋件、支架、预留孔洞的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变形、移位等现象,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4.2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建筑原材料、外界气候、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影响,导致在建筑体表面墙壁或其他部位出现局部裂缝现象,尤其是在室外施工时,混凝土性质受外界影响更大,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加以注意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高温和低温等情况,都会使得混凝土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造成混凝土墙面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结构会有所差异,所以其裂缝情况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很难再采取补救措施,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监管控制混凝土强度和韧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浇筑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最热门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有关施工技术人员不可以懈怠,还要对浇筑混凝土工艺问题加以改进,并全面的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深入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范围,以便使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此,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浇筑混凝土技术存在问题,创新浇筑混凝土技术,是今后施工企业浇筑混凝土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潘美环.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58.
[2]刘思远,邵泽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11):48.
[3]陈国辉.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四川水泥.2014,(7):53.
[4]李庭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