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张乐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张乐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挑战,对技术要求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身份证:12010619900723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挑战,对技术要求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其极为重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基于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引言
        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随着时间以及项目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施工技术中,受到影响因素较多,也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作用。
        1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分析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为混凝土由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混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其浇筑施工必须遵照一定的技术规则与规律进行,尤其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怎么防止出现裂缝、麻面等问题,对如何正确掌握和合理认识混凝图浇筑的施工技术特点,所以对混凝土的现场浇筑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分段分层技术、混凝土分层浇筑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等等,对于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操作技术,对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能达到高品质、高质量。
        2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应用分析
        2.1混凝土的输送
        第一,混凝土运输前,要充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混凝土运输设备,对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的突发事情应该有紧急的应对措施,严格确保混凝土运送到工地过程中的质量;第二,混凝土现场的输送方式有固定泵输送和汽车泵输送两种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混凝土输送方式,在混凝土设备安装时要做好检查工作,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将原有遗漏在输送泵管内的砂石、水泥等残渣影响到了混凝土的质量,造成混凝土夹杂着杂质。在使用输送泵前应进行清理,在泵管输送混凝土前应在输送泵管内灌入水泥浆,起到润滑作用,从而保证输送泵的流畅。在混凝土固定输送泵管的连接时,一定要保证泵管口与泵管口的连接处要连接牢固,避免混凝土现在输送的过程中水泥浆发生漏浆现象。
        2.2模板施工
        首先就是在模板施工中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对施工现场有全面透彻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来制作模板,从而更好的保障模板的质量。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也要充分保障模板之间的拼接时密闭的,由此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漏浆的问题,而且还要注意对模板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出现变形问题。其次就是还要做好模板的拆卸工作,一般在模板拆卸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拆卸不当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模板拆卸导致混凝土局部磕碰或者损伤,因此在模板拆卸过程中一定要对拆卸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整个过程要做好防护措施。
        2.3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完成钢筋及模板的搭建工作,并保证模板表面清洁。若施工现场环境温度较高,可使用清水将模板润湿,并搭建遮阳系统,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多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要求将浇筑厚度控制在20~50cm,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振捣可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避免出现气泡、空鼓等质量问题。

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以促进上下层混凝土紧密融合,避免出现夹层。采用“快插慢拔”的作业手法,合理控制振捣速度,若混凝土振捣速度过快,易引发离析、泌水等问题,若振捣速度过慢,会影响上下层混凝土的紧密结合。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且出现轻微浮浆后,可视为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作业需一次性完成,为保证施工连续性,施工前必须对模块混凝土浇筑量做精确计算,同时检查各类混凝土泵送、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施工中断。若机械故障等问题确有发生,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处理施工冷缝,避免冷缝进一步发展,然后再继续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2.4控制混凝土裂缝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其必须要关注的一个,因为裂缝产生的影响会非常的严重,其会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而且混凝土裂缝还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裹握力。因此面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技术人员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而且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和搭配进行严格控制,此外就是周围的环境,例如温度和外加剂等问题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所以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房屋建筑工程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方式
        (1)在混凝土配制中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时,由于厂家责任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导致混凝土生产质量不合格,不符合民用建筑的具体要求。因此,有必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各种混凝土材料必须经过必要的试验和试验,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压性能。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材料控制各组分配比、砂细度、水泥强度,合理配制混凝土。对原材料和原设计进行了仔细的比较,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严格调整了施工组合。(2)运输过程中注意运输质量控制,避免分层与分离,注意混凝土特性,保证浇注过程中已有的坍落度变化。可最大限度地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时间,使模板进入初凝状态。在运输混凝土时,为了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不能吸水。此外,必须控制温度,以避免冻结裂缝在冬季。夏季应选用较轻的容器,避免阳光直射,使混凝土表面因温度迅速升高而出现裂缝。(3)注意对原材料的控制。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就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原材料进行仔细检查,进行抽样检查,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通过检查,对有质量缺陷的建筑材料要充分利用,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混凝土从配料到成品使用需要28d以上,随机抽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中,高层建筑工程选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借助该技术的灵活特征,提升建筑行业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为保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质量,施工人员还需重视混凝土构件分段、吊装、外围集成等环节的施工效果。同时利用新时期信息技术,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进而在建筑行业内部建设中,发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实践优势,推进高层建筑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程绪宇.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16(35):133-134.
        [2]庞少剑.建筑混凝土裂缝的生成原因及预防举措[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12-114.
        [3]谢康敏.浅谈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9,16(26):122-123.
        [4]李文博.建筑混凝土和土方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地名,2019(07):33.
        [5]谭艳平.房屋建筑混凝土和土方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6):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