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邢雪
[导读]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建筑电气设计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建筑电气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制造、设计行业也深入发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始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得到广泛推广,从而使建筑电气设计质量要求得以满足,使建筑电气学科的发展需求得以满足。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关键的。本文自BIM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入手,自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弱电系统设计等方面,对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本文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的全面发展以及企业效益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精准度,在电气平面设计以及管线碰撞检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BIM技术是一组特定的工具,它能够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详细输入项目各个部件的参数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共同平台基础上多个设计门类同时展开设计修改,也可以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多专业配合下形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设计方案,方便后期工程施工,因此是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参考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工具,能够在建筑信息数据中有效实现碰撞检查以及协同作业,同时借助强大的三维模型功能,使得在虚拟三维空间内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参数性能的检查,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准确性。
         1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应用优势
         电气设计作为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包含配电模块、照明模块、强弱电模块、消防模块等。电气工程设计所涉及到数据信息较多,且不同专业间的关联特性较大,传统的图纸文件设计只能依据数据参数来制订静态二维图纸,难以对电气工程进行立体化设计。在BIM技术的应用下,以动态3D建筑模型可对电气工程的总体架构进行多维度分析,并为设计人员提供直观效果图。例如,在配电设计中,BIM技术的同步机制,可对建筑模型下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并将与配电环节相关联的工程进行分析,并可依据系统的精准信息来检查配电系统是否处于完整状态,其配电是否能够支持各项工作机能。此外,当电力下位供应系统的动力发生变化时,配电系统的信息模型也将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整体建筑体系的运营需求,进而实现避免传统二维设计图产生的环节漏洞,以此来提升电气工程设计的完整性。在照明模块中应用时,设计人员通过数据参数值的输入,软件将会依据数据库中的基准信息来自动完成其他关联值量的计算,并可对数据参数进行精准性分析,以此来提升设计值量。在消防模块中应用时,BIM技术可依据设计人员的参数设定值来进行模拟,并可将其与供水专业进行联动,以此来对消防设施的应用进行全方位分析。
         2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BIM技术
         2.1配电系统设计
         在设计建筑工程配电系统时,相关工作人员会按照一定的作业流程应用BIM技术:①需要结合现有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相应准备,其中包括配电系统视图配置、电气设置等相关内容;②在建筑配电系统视图中,需要依次布局设置各类用电设备,同时,收集相关动力条件;③充分利用BIM软件,按照建筑配电系统对应文件要求,建立合理的电力线路,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理清不同用电设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④创建完全满足建筑配电系统要求的线路布设方案,此过程,BIM软件功不可没,可以自动生成,从而实现导线的合理布设;⑤BIM技术拥有碰撞检查功能,在此过程中,通过此功能可以有效分析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中,各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冲突,一旦发现线路属性、配电盘等元素中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给予改正;⑥在平面图上正确无误的标注电气设备和电路布置,可以使设计得到清晰合理的表达。


         2.2 BIM技术应用于照明系统设计
         现阶段,建筑电气设计时,BIM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之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应用在照明系统设计中。同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不可或缺的一个电气系统之一就是照明系统,它的目的就是将照明服务向建筑工程提供,使建筑使用者的照明需求得以满足。将BIM技术在这一系统设计中有效的应用,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将建筑工程照明系统的详细数据、信息全部的收集,同时有效的整理这些数据,使照明系统设计工作的全在性得以保证,一方面使建筑工程照明要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还要使不同部门的总体协调得以确保。②要使控制终端和照明系统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管理,使双向信息交换得以确保,将照明设计方案有效落实,使照明系统运行与设计效果相符合,而且管理人员还要科学的控制照明系统。③将BIM技术应用,从而使照明系统设计方案向三维立体模型转化,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将设计方案向工作人员体现出来,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设计方案,这对于工作人员照明系统设计方案的改进是有利的,能够使照明系统的运行与建筑使用需求得以满足。
         2.3碰撞检查步骤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需要提升对碰撞检查工作的开展,考虑到电气工程自身的因素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运用BIM技术软件完成电气设计方案之后,并不能完全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依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假如不进行碰撞检查,直接将设计方案运用于施工中,那么极有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在管道铺设过程中会受到阻碍或者电气设备安装位置不合适等。因此,在使用BIM计算完成电气设计方案之后,还需要提升对碰撞检查工作的重视,利用碰撞检查来对电气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例如,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使用BIM软件碰撞检查功能针对于设计成果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审查,一旦发现BIM技术在碰撞检查的过程当中存在冲突性问题,那么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来采用合适的方案处理和解决,并对设计方案实施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电气设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避免不合理方案在施工中的应用,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4预算统计应用
         BIM技术在对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时,也可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建筑项目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可对以往的建筑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工作人员依据信息分类可详细罗列出材料清单,并为现有工程来提出信息参考。与传统的表格制订相比较,BIM可提供实时性、开放性的材料清单,在各类数据信息的精准支持下,可为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提供数据统计业务、工程造业务、数据管理业务等。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有效提升电气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并为每一项工作环节提供信息反馈,以此来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筑领域中,BIM技术不断进步发展,BIM技术在建筑电气的应用势在必行,因此,电气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和重视BIM技术在建筑电气方面的应用。BIM技术主要体现在可视化、精细化,从而切实保障专业内、专业之间的协调能力,有效预防和避免设计冲突等,而且管线综合碰撞检测是BIM技术应用的最大功能。在实际工程中,BIM的设计和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BIM软件尚未形成统一的设计标准,以满足施工要求,本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数据库的内容不够健全,需要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陈东明.关于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44-45.
         [2]刘美玲.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3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