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郭海霞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建筑行业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建筑行业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多数建筑当中使用的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技术,被多数建筑企业逐渐的得到重视,但在这其中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进行,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最终质量,因此对于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方法;方法分析
         一、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的重要性
         无梁楼盖体系同时也被称为板柱体系,主要通过在楼盖中布置梁肋,将现浇混凝土板支承于柱,从受力角度来讲,无梁楼盖具有双向受力特点,同时楼面荷载将直接传递于柱,进而传递于基础。无梁楼盖从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密肋板或平板。根据柱帽可分为无柱帽或有柱帽无梁楼盖体系,根据施工流程可分为现浇式或整体装配式。根据实际的建设经验,当建筑楼面的可变标准荷载值超过5KN/m2时或其跨度低于6m时,均适用无梁楼盖体系。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目前适用于商场、多层工业厂房、库房、图书馆等建筑,其柱网多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其中以正方形更具经济性。板内钢筋根据纵、横向布置,楼盖的四边支承于墙上或边柱圈梁上,从而能够控制房屋的体积以及节省墙体结构,无梁楼盖的平整度较高,从而通风、采光以及卫生条件更为理想。由于施工模板较为简单,从而能够节省大量的模板用量与人员成本,因此推广无梁楼盖体系具有经济性与社会效益。
         二、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中注意的原则
         (一)无梁楼盖的主体构造
首先,无梁楼盖结构主要是由板和柱构成,由于柱顶处平板直接将荷载传递给柱,因此会在柱顶形成集中受力区域,产生柱头对板的冲切破坏,为了防止这种破坏的发生,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以增大柱头与楼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荷载的合理分布。
其次,无梁楼盖结构中的板可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应在柱上板带设置暗梁,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最后,无梁楼盖的构造要求可参考为:混凝土等级不宜低于C30;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0mm;柱帽边长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厚度不宜小于1/4板的厚度;柱截面边长不应小于400mm,剪跨比不应小于2,高宽比不宜大于3;暗梁宽度可取柱宽加上柱宽度以外各1.5倍板厚。
         (二)无梁楼盖抗冲切的要点
         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的要求;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3的要求。当无梁楼盖的跨度大于6m,或其相邻跨度不相等时,按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共同作用下求得的冲切荷载,应乘以系数1.1作为冲切荷载设计值。当无梁楼盖的相邻跨度不等,且长短跨之比超过4:3,或柱两侧节点不平衡弯矩与冲切荷载设计值之比超过0.05(c+h0)(c为柱边长或柱帽边长)时,应设箍筋。
         (三)无梁楼盖钢筋使用要点
         1、抗冲切箍筋配置
         按计算所需的箍筋及相应的架立钢筋截面面积应配置在与45度冲切破坏锥体面相交的范围内,且从集中荷载集中面或柱截面边缘向外的分布长度不应小于1.5h0;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也不宜大于12mm,其间距不应大于2h0/3。
         2、抗冲切弯起钢筋配置
         按计算所需的弯起钢筋其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度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与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板厚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小于三根。
         3、楼板配筋形式
         楼板配筋一般采用双向配筋。

支座上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宜采用不小于直径为12mm的钢筋。考虑抗震的无梁楼板。板顶面应配置抗震钢筋,其配筋率应大于0.25ρ(ρ为支座处负钢筋的配筋率)。
         4、设置抗震墙的板柱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房屋的周边和楼梯、电梯洞口周边应采用有梁框架;抗震烈度8度时宜采用有托板或柱帽的板柱节点,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宜小于柱纵筋直径的16倍。托板或柱帽根的边长不宜小于4倍板厚及柱截面相应边长之和;房屋的屋盖和地下一层顶板,宜采用梁板结构等。
         三、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
         在对大面积无应力楼盖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楼盖部分的施工是需要进行多专业的穿插或配合的,在进行工序交接、端部处理、施工顺序、工程进度等方面是需要与土木专家及相关专业单位相互协调、配合的。毕竟大面积施工不同于普通施工,在保证其进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安全;由于无梁楼盖的预应力筋种类相对较多,必须对预应力筋的布置、张拉端及固定部位预应力锚具等排列的位置进行分析,确定没有问题再进行施工;由于无梁楼盖的面积较大,预应力材料使用相对集中。在施工的时候应该保证预应力主材质量,经常对锚具检验。尽量避免因材料供应或是相应的检验工作而影响工程的进度;由于无梁楼盖楼面荷载相对较大,在施工中容易因预应力反拱而使楼面出现相应的裂缝。在施工中,为了避免楼面开裂现象出现,可以将预应力筋分批进行张拉。
         (一)对布筋进行主要的分析
         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工程采用的是强度低松驰钢绞线,其在施工中是以图纸为依据用砂轮机切割下料的。在布筋的时候,先对楼面底层钢筋进行相应的铺设,再对上料预应力筋进行相应的铺设。要对波纹管进行定位,同时还要用马登进行相应的支撑,并保证其距离在600~800mm之间。当波纹管铺设完后,就应该将预应力筋穿入其中,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或是调整。在面筋铺设和管线预埋过程中应该对相应的预应力筋进行相应的保护或是复核,特别是在混凝土浇注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注浆孔进行相应的保护。
         (二)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分析
         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振捣棒和预应力孔道长时间接触,以避免因螺纹管破坏而使浆体进入预应力孔道中;混凝土开始凝固后,就应该及时将混凝土上面的预应力板模拆卸下来,并将张拉口和预应力筋上的杂质及时清理干净,再安上锚具,为张拉工序做好准备。
         (三)对预应力筋张拉进行分析
         预应力张拉程序可以按照0―0.1fcon―1.0fcon―锚固进行。在张拉的时候,可以采用双控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应力控制为主的,伸长值在其中起辅助作用。但是其在实际施工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长度超过二十五米,就应该用一端有张拉的预应力筋,一旦出现相应状况,就应该主动和设计部门进行商讨,在数量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必须保证其张拉方法是以应力控制为主的。在铺筋的时候,因其数量之多,排放起来较为复杂,再加上张拉条件的不同,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管理。把相应应力筋的位置及编号输入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将相应的图绘制出来。在绘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及预应力张拉条件、日期、长度及伸长值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同时还应该考虑结构适应力均匀性问题,在张拉之前必须对相应的设备及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当中,要结合主要的施工环境以及必要的施工技术,对于施工中主要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实际的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方法的运用过程中,结合主要的施工细节,对施工方法进行渗透,从而使得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也能够体现出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方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无梁楼盖防裂缝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2018(15):75-76.
[2]顾洪峰.某工程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新技术[J].门窗,2014(03):132+136.
[3]黄钟卓.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的施工方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5):189.
[4]赵济生,廖卫锋,曹伯平,韩杰.某工程大面积预应力无梁楼盖施工新技术[J].施工技术,2009,38(0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