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问题及其改进 陈学亮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5期   作者:陈学亮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发展,项目数量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发展,项目数量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作为成本控制关键环节,在管理中应引起加倍的重视。将材料采购工作全面把控,并形成一套采购体系,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注重建筑材料节约的基本意识,才能够有效把控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是建筑界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方法
引言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工作,能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更是控制施工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的有效策略。在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强化材料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中仍存在些许不足,影响着材料管理的有效性,对此本文提出施工材料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具体如下文所述。
1、施工材料管理的内容
         对施工材料的货源进行管理。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这就意味着施工单位要花费很多的资金去购买相应材料,施工成本的大部分去向都在材料购买方面。因此,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尽可能去降低施工的成本,也就是说,要降低材料的成本,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的更好进行。这就意味着,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面对质量相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价格较低的货源,也就是说,要对施工材料的货源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体制。要想降低施工的成本,避免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就要制定相应的材料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制定施工材料管理体制不仅可以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还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成本。尽管国家颁发了很多政策来保障施工材料的货源,但是对于材料的选择也给相关企业带来难度。因此,要保障施工材料的供应,并满足施工单位的相关要求,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体制[1]。
2、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现状
         2.1、库存问题
         传统建筑材料管理中更加重视其安全管理与成本管理,而忽略了其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材料剩余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合理控制材料库存量,一方面可以把控材料采购量,减少阶段内周期成本投入,避免材料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材料长时间放置出现丢失、生锈、变质等问题,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减少材料成本耗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2.2、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偏低
         工程的项目直接实施者的技术水平关乎该项目的质量与进展。所以,土木工程项目出现问题,与具体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直接关联。据真实的数据调查,土木工程企业在招聘施工人员时,并未按照严格的流程以及选拔人才的标准,这一情况的出现直接表现出了企业并未进行严格的管理,而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施工管理中大数据的应用不够。正当的企业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倘若企业在管理层面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无形之中便会出现各种阻碍与问题。然而,在管理层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却不在少数,因此,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迫在眉睫,应当得到各个行业的注重[2]。
3、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3.1、建筑材料的采购要形成制度,选好供应商
         第一,应对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首先要考虑供应商的资质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要对比建筑材料的价格,在购买建筑材料之前最好与财务部门商量开票事宜。有些供应商会给出开票价和不开票价,这两个价格往往相差不大,采购人员选择不要发票,觉得为公司省钱了。

但是没有正规发票不能入账,做不了成本费用,对比开票价,付出了更大的代价。第二,将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等级划分。可以从多方面判定。从付款方面看,因为一般来说建筑材料金额较高,供应商给一个月的付款期和两个月的付款期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差别。从建筑材料的质量、价格、数量上看,要把建筑材料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质量的保证能减少建筑施工中很大部分的安全隐患。同等质量的建筑材料要对比价格,因建筑材料单价较高,需要的数量又多,即使供应商的报价相差几元,也可能会造成数十万的差价。供应商要保证建筑材料数量的供应,品种齐全,数量众多可以实现一站式购齐,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如果供应商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持续,将会对建筑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停工损失。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会有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解决一些因建筑材料引起的问题。
         3.2、科学合理放置施工材料
         在进行施工材料管理时,要分配一定的人员,单独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登记工作,定期对登记结果进行检查。同时,不同特点的材料要做好分类,然后使用不同的存放方式,并做好分区,防止出现材料的混合,避免施工材料的使用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有些材料会有一定的腐蚀性,在对此类材料进行运输以及保存工作时,要定制合适的管理体制,避免出现材料的不必要浪费[3]。
         3.3、完善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是材料管理工作的基础及保证,只有对材料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才能保证材料管理环节更为合理,最终实现材料管理的预期效果。首先,材料管理人员应根据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开展材料管理工作,并且为防止材料管理人员消极、懈怠情况的发生,材料管理人员间应互相监督,使材料管理工作更具严谨性,在材料管理信息准确性及真实性提高下,防止出现材料浪费现象。其次,材料管理人员应详细掌握自身工作流程及内容,在实际的工作环节,需遵循流程标准,强化材料管理的每个步骤,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地进行材料管理。再次,应落实三元分开制度,材料管理工作应以凭据为依据,三员指采购员、材料核算员以及仓库管理员,保证每项工作的独立性,并互相监督,避免相关人员弄虚作假、相互串通,影响材料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现象的发生。因此,实际的材料管理环节,应以具体凭据为依据,如材料采购、领料、调拨以及退料等,以强化材料的内控管理。最后,完善材料保管及盘点管理制度,材料入库存储应按照划线定位、分类编号的原则进行,并且放置场地应保证无污染物、无积水、干燥不潮湿[4]。
         3.4、科学选择,加强沟通
         材料管理部门应该将材料管理工作统一规划,并与各个项目工程负责人进行沟通并编制材料使用计划。材料采购人员可根据需求选择证件齐全的厂家或经销商的材料,材料选择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专业性,也可以请求技术人员协同前往,综合材料供应速度、运费、价格、售后、质量等多项因素加强材料质量管理,科学选择材料[5]。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工作实施中,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存在采购制度无法切实有效的实行,采购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千差万别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建筑行业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把控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要通过企业制度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达到成本的有效管控,不断地健全建筑材料成本管理体系,减少浪费,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裴秀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居业,2020(02):152-153.
[2]姚红.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研究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06):145.
[3]张贤龙,丁庆松,张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71-172.
[4]陈清华.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及改善策略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2):17-18.
[5]陆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20(05):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