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BIM技术在预制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最后讨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房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该设计方法旨在为BIM技术在预制房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此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预制建筑物的建筑,而且可以用于建筑质量的管理,以此来将各项施工患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周期。同时,BIM技术的应用还能转变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减少施工作业对于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建筑企业还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率
首先,BIM技术在预制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将改变管理信息的呈现方式,传统的纸质信息储存传播方式转变为电子信息储存传播方式,这样管理人员能够做到对信息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还能够建立可视化管理平台,以此来做到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管。第二,管理平台有足够的空间储存各种施工图纸,避免了书面保存的易丢失、易老化等问题,同时还为查找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便利条件[1]。第三,有了更加精确的控制技术,各构配件的参数便能够得到精确控制,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工程情况确定各构配件应用的精确程度,施工人员也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进而更好的开展施工工程,避免了由于信息掌握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
1.2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第一,通过BIM技术能够建立3d模型,将模拟施工方案代入到模型中,便能够得到四维空间下的施工模型,在此基础上,便能够模拟出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果,最终得到整体建筑物的结构框架,通过对比施工实际情况和模拟施工结果,便能够实时掌握现阶段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也能够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来判断当前的施工方案是否有技术不完善的地方,以此来避免因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第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够细致到每个构件的规格和应用方式上,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能够切实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将施工流程和监管流程公开化和透明化。
1.3实现对质量责任的全程追溯
第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会涉及到不同的施工环节,每个施工环节负责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不同,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系统的连接每一项施工环节,连接方式除了有物联网还有各种移动设备,这样管理人员便能够通过各种先进管理技术完成远程管理和实时监管工作,同时直接找到出现问题或质量不合格的环节。第二,每项施工施工操作中产生的施工参数变化也能够立即上传到管理系统中,这样管理人员便能够结合参数变化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数据信息,在确保各项施工环节应用技术规范程度的同时,对其中任意一项操作进行监管,这样发生质量问题后,也能够及时找到责任方,不但可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还提高质量问题解决效率[2]。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手段
2.1技术手段
BIM技术在预制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通过某些技术获取与质量管理有关的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表示管理过程中应用到很多专业技术。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电波通讯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常见的电波通讯技术由RFID技术、IFC技术构成,通过IFC技术能够对各种施工构件进行合理编码,这样每个施工构件都能拥有自己的ID码;随后通过RFID技术,能够做到对编码施工构件的无线视频识别,进而获取相关信息。在传统的位置信息获取操作中,需要在机械学和光学之间建立复杂的系统,但是基于电波通讯技术建立的位置信息获取系统只有应答设施、阅读设施、软件系统三部分,这使得该系统具备占据空间小、安装难度较低等应用优势,同时系统中的硬件设施还具备十分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2.2组织手段
考虑到BIM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它在预制建筑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一些传统组织的质疑,为此,建筑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组织手段,来确保BIM技术的应用效果[3]。具体来讲,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小组内的专业成员加大对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力度,通过研究来掌握BIM技术在组织信息中的作用。建筑企业方面则需要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参加培训和学习,使其掌握更多的BIM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技巧;同时加大对施工构件信息录入工作的管理力度,以此来达到BIM技术应用的标准。
2.3经济手段
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有两点,除了保证施工质量外,还必须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来切实保障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讲,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济手段,同时制定项目资金应用规划,并将此计划作为此项目各项资金应用的准则,以此来提高项目投资建设资金的应用率。此外,针对特殊资金需求,建筑企业可以制定专门的固定资金,例如,针对BIM技术应用便可以建立固定资金,即此资金只作为BIM技术应用所,但要注意的是,针对固定资金需要制定专门的资金应用规划,同时做好对此项资金的应用情况记录[4]。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3.1在施工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预制房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合同的签订上,按照质量管理准则完成施工构件储存工作等方面。具体来讲,管理人员可以在施工前将每项施工构件的信息录入到管理模型中,这样不但方便后续管理工作的进行,还能够为施工质量检验奠定基础条件。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才施工工程开展之前组织管理会议,在会议中详细布置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同时结合管理模型中总结的施工质量问题,制定预防和管理计划,并在施工前做好质量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后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并有效改善施工质量。
3.2在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从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方面来讲,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的重要材料,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施工质量和效率,这表示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和验收流程也会对后续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进,为此,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精确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5]。一般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工程预制构件生产流程如下:建筑企业或产品生产企业设计预制构件,产品生产企业按照设计图纸和建筑企业要求生产预制构件。但是在实际的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在生产工作开展之前,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可能会被多次修改,此时,为了提高预制构件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预制构件设计方案的修改次数,设计人员需要与产品生产企业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和沟通,这样才能尽量在预制构件设计方案改变的第一时间,让产品生产企业调整相应的生产方案和流程。在此基础上,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和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实时对接和沟通,这样能够在确保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和提高预制构件生产精确度的同时,有效地缩短了预制件的生产周期并降低了预制件的成本。
从预制构件运输质量管理方面来讲,预制构件运输过程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意外事故,为了有效避免这种事故,确保预制构件运输质量,管理人员应选择最佳的运输时间、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这需要结预制构件的规模、性能、形状、材质、应用时间,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运输方案,在确保预制构件完整性的同时,不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而通过管理模型,管理人员能给通过计算系统来对比各种运输方案,节约了管理时间,还降低了人为失误概率。
3.3在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人员需要重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管理模型,管理人员能够做到对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具体涉及到了每一项施工环节。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不单单是对各项施工数据和指标的管理,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这是因为建筑质量确定需要结合设计建设标准和验收标准而定。在此过程中,管理模型的应用,能够将建筑物的物理结构特征和功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不但能够对重点的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还能够及时总结和发现重点施工环节和常见施工问题[6]。
图1为5D模拟质量管理模型应用流程图,该模型的核心技术即为BIM技术,在图中可以看出,模型能够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并且将问题清晰的标识在模型中,这样系统便能够提示管理人员对此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重点关注,然后采用针对性和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
![](/userUpload/0(2974).png)
图1 5D模拟质量管理模型应用流程图
3.4在总结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应用于总结质量管理,可以很好地在预制建筑物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总结性质量管理总结都是从施工现场角度开展的,在应用了管理模型之后,管理人员能够将施工现场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通过移动客户端或电脑客户端及时记录在模型系统中,同时还能够上传施工现场拍摄的照片,以此来更加清晰明确的显示施工质量问题,模型还能够结合图片进一步分析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是对图片进行数字化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管理模型除了能够进行问题记录和分析外,还能够储存相关数据和图片,以及反馈问题,并将相似问题归为一类,这样积累到一定数量,便能够自动生成此类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
图2为竣工后质量管理流程图,在图中可以看出,通过BIM模型,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总结性质量管理工作形成进行质量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良性循环,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质量管理模式,上一项施工环节中总结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方式能够被应用到下一项施工环节中,真正做到了对施工信息的高效应用。
图2 竣工后质量管理流程图
结束语:总之,BIM技术在预制房屋的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建筑质量和项目效率,还能够实现对施工操作的实时监管,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和改正,在确保建设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建设资金,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范如君. IPD模式下BIM5D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住宅,2018,25(11):69-73.
[2]周依滨.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40-241.
[3]唐延东,臧翠萍,李锋.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 居舍,2019(15):69.
[4]谢明辉,周志颖,王野.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107-108+114.
[5]肖阳,刘为.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6]童伟伟,李彩霞.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18,4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