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PS测绘技术在当前的工程测绘中应用广泛,可以结合工程环境提供精确数据,明显降低数据偏差几率,能够保障测绘的水准。同时借助计算机数据处理平台,可以简化具体的测绘流程并且提升工作效率,为测绘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研究了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应用;研究
前言:工程测绘数据是开展施工和设计必要的资料和数据获得途径。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具体的测绘要求、测绘内容、测绘精度标准来使用测绘技术。利用GPS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完善恶劣环境或者特殊环境下的测绘工作,同时可以保障实际精准度。
1GPS测绘技术概述
GPS测绘技术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前仍然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利用用户设备和空间设备能够发挥良好的测绘功能。空间设备属于关键组成,通过科学设置卫星,能够保障在地球上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都有四颗卫星提供数据。在结构上设置遥测遥控天线,可以有效监控各个角度的通信。结合GPS测绘技术原理,能够利用时钟精准性进行准确定位。地面监控部分包括监测站和地面天线,在接收信号之后进行精确计算,并且融合现代化通讯技术,能够获得精准的三维坐标,并且实现针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GPS测绘技术有着精准度较高的特征,可以应用于静态测量和工程动态测量中。获得数据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测量精准度和效率都比较高。和以往的测量技术比较,不需要消耗过度的成本。同时应用GPS测绘技术的方法比较简单,当前的GPS接收机的性能较强,经过了持续优化,可以简单进行操作,这就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投入。通过利用相关设备,能够快速、低成本、高频率测绘,可以减少测绘工作花费的实际时间。
2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2.1GPS测绘技术的外业实施
在选点方面,需要在空旷并且没有遮挡的部分设置GPS接收设备,并且明确工程关键点,避免任意设置测量点。在选点过程中,保障两点之间相同,这样可以提升测量点的利用率,避免影响到数据的精度。同时,观测点附近应避免设置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避开高压线的干扰,并且降低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同时,尽可能在地面基础稳定和交通便利的区域设置,避免因为地面震动或者基础不稳定影响到实际观测的准确性。在明确观测点之后,需要结合具体要求利用数字进行标注,而后利用数字接收设备获得数据,可以方便后续的图纸设计和数据计算。在观测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合理设置信号接收天线,而后开机获取数据,记录气象参数和观测结果。在获得数据之后使用硬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为了降低对于基线解算过程的影响,需要降低观测时间。
2.2科学处理GPS测量数据
针对GPS测量数据,需要利用相关设备进行专业处理。可以遵循这样的流程:第一,采集数据。第二,传输数据。第三,预处理数据。第四,进行基线计算。第五,计算GPS网平差,并且得出数据。针对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流处理,明确数据的类别,而后提出测绘工作中不需要的数据,降低数据处理的工作量,避免无意义的计算。而后需要统一处理数据格式,保障相关数据进入到计算机设备中,针对数据内容进行修正,分析是否存在较多的误差。在预处理过程中,应关注观测值的精度,避免在数据运算中产生误差情况。在预处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有利于开展后续的分析和计算。针对基线向量进行计算,而后对比相比重复数据,可以获得精准结果。通过预处理之后,可以计算观测数据平差。可以把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而后使用方差协作和三位基线当作观测信息,结合GPS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可以获得精准的坐标数据。
2.3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应用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属于GPS测绘技术的衍生技术,可以获得厘米级别或者更精准的精度,在多种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可以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针对桩基测量和涵洞测量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在校正基站之后,测绘人员可以使用移动站进行定点测量。使用一个基站,就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站,这种方法的应用优势较多,比全站仪更加先进,并不需要通视控制点,而且不需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后视或者前视,有着快捷和方便的有点。针对原地面地形进行测量过程中,可以把相关参数输入到设备中,可以能够分析里程断面,并且快速存储点位,使用计算机处理导入的数据,和传统的原地面测绘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当前的CORS站技术获得显著发展,通过利用手机卡,可以有效获得数据。并不需要设置额外基准站,只需要利用移动站就可以获得精准数据。在矫正参数之后,不需要进行点位矫正或者参数求解,所以更加快捷和方便。
2.4结合GPS和虚拟现实技术
工程测绘工作的开展环境往往是室外,地形状况和天气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显著提升测绘工作的难度。这样难以保障测绘的精准性,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安全问题。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GPS技术能够解决这方面难题。利用这种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以有效进行展示和呈现,能够针对复杂地形进行建模,结合三维图形来观察具体区域细节。利用三维图像能够获得关键信息,并且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结合虚拟图像,能够把握各个测量点位,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且引入针对性应对措施,可以降低事故的影响。同时,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能够提升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及时处理和纠正安全问题来提升测量效果。在观测过程中,同时开机并且同时关机。避免在测量仪器五米范围内使用对讲机,并且及时备份和导入测量数据,通过有效存储和备份可以避免数据丢失。
2.5RS和GIS技术的应用
RS和GIS技术中都应用了GPS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测绘效率。RS技术也叫做遥感技术,可以利用物体的反射和吸收原理开展测绘,而后分析物体的物理特征和几何特点,可以识别距离较远的物体,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有着数据可比性、经济学和时效性等特点。这种技术结合了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遥感卫星数据,能够针对大面积区域进行测绘,而后对比数据信息,能够获得目标结果。GIS技术在获取地理信息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多,能够为工程提供有效数据[1]。这种技术结合了环境管理、测绘遥感和数字化技术,能够发挥搜集处理和三维显示等功能,在土地整理和城市规划项目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多[2]。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高效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管理,能够有效筛选和分析相关数据信息,而后利用成图软件制作图像,显著提升测绘的速度,而且省去了较多的户外劳动,能够有效管理数据[3]。
2.6水下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针对水下建设的项目,可以利用GPS技术进行测绘,能够获得精准的三维坐标数据,并且了解水深等数据。利用传统测绘设备进行测绘,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仪获得数据,但是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获得的水深数据并不准确。利用GPS技术能够有效定位,并且针对地形进行测绘。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水面的变化状况,利用探测仪获得完整和精准的测绘数据,显著提升测绘工作效率。而且,测绘人员借助监视器就能获得关键数据。
结论:综上所述,和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较,GPS测绘技术能够有效获得数据,并且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准性,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且提升测绘的实际速度。在技术应用中,应结合技术特点和实施要求进行使用,进而保障测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旁勇.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完善策略[J].华北自然资源,2018(03):83-84.
[2]刘晓龙.关于测绘技术与测量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的思考与研究[J].西部资源,2019(03):140-142.
[3]伍福万.信息化测绘时代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