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周彬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周彬
[导读] 摘要:地基强度及承载力过低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一项问题,在该类地基上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身份证号码:37048119860829XXXX
        摘要:地基强度及承载力过低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常见的一项问题,在该类地基上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桩基础施工技术出现在了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合理应用桩基础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松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处理,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领域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土建施工中,根据地基的土质和环境桩基,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对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桩基础技术的基本概念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在施工中对于地基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地形较为陡峭,在这样的地形上进行建筑施工,更需要地基有较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实施了桩基础施工项目。在应用这一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对地基进行改造和处理,有效降低建筑对地基产生的压力,提高建筑地基结构的抗剪强度、承载力等。当前,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主要有两种技术形式,分别是先灌注桩和预制桩。先灌注桩基础技术在施工时要形成基础桩,以钻孔、灌注等方法将混凝土浇注成桩。预制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同样需要利用钻孔、沉水等方式将混凝土桩柱结构沉入地基中,从而使得地基桩基础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2施工准备工作
        2.1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2)成桩深度范围内土层及地下水分布情况。(3)施工现场区域内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临近建筑物等。(4)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
        2.2技术准备
        主要准备工作包括:一是施工方案的编制,明确成桩机械、成桩方法、施工顺序、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等。二是明确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进度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材料、设备需求计划。三是制定质量保证、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等措施。如有必要,还需进行工艺试桩。
        2.3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桩型及土层状况,选择好相应的机械设备。
        2.4施工现场准备
        一是清除现场障碍物。妨碍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二是做好场地平整;三是针对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特点,合理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
        2.5现场放线定位
        桩基础施工现场轴线应经复核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不应受桩基施工影响,以便桩基施工作业时复核桩位,主要为定桩位和定水准点。
        3桩基础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3.1桩基础的静力压桩技术
        在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时,选取静力压桩进行施工,主要是将预制桩压入土壤内部,这种技术方式比较适用于地质不叫松软的情况下,大多数黏性土壤的地基可以采用静力压桩技术,实现良好的桩基础施工效果。采用静力压桩技术的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并且产生的噪音比较小,成本消耗也具有一定优势,也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2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为了有效发挥桩基础技术的效果,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施工。对于灌注桩施工技术来说,要做到严格施工,首先需要按照桩体的使用年限来进行。因为在当前很多土建施工中,对于桩体的使用年限多有忽视,以致很多桩体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但是仍旧应用于施工中,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同时,在技能型混凝土浇筑或者喷灌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壁,将保护壁与钢筋联合在一起,当钻孔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后,就将钢筋做好安装,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以确保灌注桩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应用灌注桩施工技术时,一般使用锤子击打,由于桩体的面积较小,比较容易出现桩体断裂的现象。因此,为了使得施工顺利完成,应该在施工中将混凝土储备于沉管内部,同时在拔管的时候尽量降低其速度,以此使得灌注桩施工顺利进行。
        3.3振动打桩施工技术
        振动打桩技术也是常见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动机等机械装置的振动,将桩基振动打入土层,以此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相对于静压桩技术来说,振动打桩技术同样需要借助外力来使得桩基进入土层,但是这一技术所产生的压力更小,且即使是在振动的情况下,土层也有着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振动打桩技术的施工技术难度更低,对于技术人员没有过高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且这一技术本身的施工成本比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但是,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在将木桩打入土层之前,需要进行振动施工,将振动装置对准设计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木桩有着更深的深度以及正确的方向,提升施工质量。
        3.4人工挖桩基施工技术
        人工挖桩基施工技术是一项更加便捷、快速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钻挖机和人工共同作业的形式开挖桩孔,通过人工以及机械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借助机械作业的速度和力度,也可以借助人工作业的深度,使得挖掘效率更高。同时,使用这种挖钻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强度,还可以不用借助泥浆对桩孔进行调整,避免建筑工程周围的施工环境受到影响,有着环保的优势。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对于选取的钻孔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钻孔设备通过压力分层锚使得螺栓均匀平稳地受力,才能达到分散施工压力的结果,使得钻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具有保护孔壁的作用,最终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3.5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类别划分,实际应用时也会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当前,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的类型主要有静力压桩、振动沉桩以及锤击沉桩。在应用中,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使用中必须考虑沉桩力度、沉桩深度及作业强度等。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层的结构提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对技术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有着一定的技术经验。对于机械等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土建施工的顺利展开。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领域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土建施工中,根据地基的土质和环境桩基,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对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贡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0.
        [2]刘国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6):204.
        [3]马勇锋,蒋文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8):37~38
        [4]刘于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