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解析 杜鹏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杜鹏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效益增长。
        呼和浩特市盛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效益增长。因为在工民建施工建设中,施工范畴比较广泛,并且施工流程较为繁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监管工作不到位,将会出现各种施工问题。在工民建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结构裂缝现象,给后续工程建设和应用埋下隐患。所以,加强对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工艺,做好裂缝控制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整体建设安全,对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工民建施工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施工企业在经济利益的获取方面较之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建筑行业施工工艺复杂、涉及范围广,因此,如果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存在问题。以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裂缝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工程项目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1加强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意义
        在工民建施工建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问题,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广泛应用,如果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必将会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如果在施工建设中发生裂缝现象,随着时间及环境的改变,建筑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将会发生变化,这样不但会给建筑外观带来影响,也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必将会给企业及群众生命材料安全带来影响,引发不可挽救的后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不同因素采取有效控制对策,将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2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
        2.1温度变化因素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高低与水泥的用量成正比,水泥水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水化热为165~250kJ/g,随着水泥用量逐渐增加,绝热温度也能够上升到50~80℃。有关数据表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为10℃时,就能够产生冷缩值εC=△T/α=10/l10-5=0.01%,如果温度差为20~30℃时,则冷缩值为0.02~0.03%,但是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能到达0.01~0.015%,冷缩现象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2建筑材料原因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水泥都会存在异常膨胀以及异常凝结的现象,在安全稳定性方面比较欠缺。在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强度满足一定的要求之后,裂缝会在凝结硬化环节中存在。如果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由于蒸发原因使得水泥板的内外温差高于一定的限度,此时也会使得混凝土中存在裂缝。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含量比较高或者钢筋与水泥的配比不够,就会使得钢筋混凝土之中存在裂缝。与此同时,因混凝土结构属于水性材料,其在裸露到空气中之后就会产生干燥收缩现象,因此会产生裂缝。
        3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对策
        3.1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3.1.1水泥选用要满足强度要求
        在水泥材料选择过程中,应该选用水化热低、强化高的水泥,严禁采用性能差的水泥,保证水泥指标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从而防止结构裂缝现象出现。
        3.1.2骨料选用要控制材料配比
        在骨料选择过程中,应该确保其不会出现碱性反应,有毒有害的材料不可应用到混凝土施工中,合理控制材料配比。
        3.1.3外加剂选用要改善结构功能
        在混凝土外加剂选择中,应以粉煤灰、减水剂等材料为主,对超大超长建筑,应该适当添加膨胀剂,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功能,减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用量,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


        3.2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工作
        施工过程控制工作,是施工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把控好施工的每一具体细节要求,规范施工,以保证施工工程质量。
        3.2.1材料配比要合理
        根据工民建施工建设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配比,适当投放水、灰等材料。在人工搅拌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状态满足工程要求以后才能开展浇筑工作。
        3.2.2确保施工工序的规范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施工计划要求操作,保证每组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确保施工工序的规范性,在首层混凝土凝固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混凝土浇筑。其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可出现过大震动,降低对楼板荷载。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不得立即拆除模板,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模板拆除。最后,做好地基工程稳定性控制工作,防止因为地基不平稳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提升地基工程承载能力,减少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
        3.2.3重视施工过程监管
        对于因为受到外界因素而引发的裂缝现象,施工企业应该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监管,把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控制在25℃。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作业,保证结构内外均衡,不给结构裂缝出现提供条件。
        3.3优化裂缝弥补措施
        在开展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制定浇筑方案,采用相关对策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湿度的把控,降低外界因素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
        3.3.1及时处理
        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3.3.2分类处理
        如果裂缝产生于板面中,楼板采取较厚垫层,则需要在裂缝位铺设一层钢丝网。在出现龟裂现象时,应该做好表面清理工作,之后灌入环氧浆液,最后涂抹一层封闭性材料。如果裂缝产生于板底,需要采取复合纤维布进行处理,将其宽度把控在60cm左右。如果裂缝比较大,并且具有贯通性,则需要采取结构胶方式进行处理,必要的情况下在补强之前进行静载试验。
        3.4做好施工温度控制工作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温差裂缝控制,需要综合思考自然环境温差、阳光直射温差等因素。并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作业。
        3.4.1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对于由于太阳照射时间过长而引发的温差裂缝,需要在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的同时,还要将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温差控制在25℃左右。在面临恶劣天气状况时,如暴雨等,应该利用防雨布等材料进行混凝土结构遮盖,并停止施工。
        3.4.2采取质量保护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一些低水化材料,如低热水泥等。为了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全面处理,施工人员需要安装伸缩缝和支座,通过提高混凝土弹性的方式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护。
        结语
        钢筋混凝土的优点比较高,因此,在工民建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施工技术、材料质量、温度变化以及荷载等。因此,施工人员应该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在设计以及施工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同时还应该对外界环境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面对已经存在的裂缝,应该及时予以补救,以此来有效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斌.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36.
        [2]贾海萍,冯小虎.浅谈工民建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J].民营科技,2015(07):191.
        [3]齐淑君.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14):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