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泉州热电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804)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设备设施管理存在疏漏,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火情火险甚至火灾安全事故。有效加强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正确识别和消除火电厂消防安全风险非常必要。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消防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引言
电厂消防系统主要涉及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水炮系统、水喷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管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特别消防联动控制在整个消防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火电厂消防系统在日常运维管理和风险控制及优化进行了分析、处理和总结,为同类电厂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1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内容广泛、系统性极强的综合科学,历来是我国火电厂安全运营管理的重要领域与核心工作。火电厂管理决策者只有切实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充分调动相关因素,将工厂作业期间所涉及的所有人、财、物纳入到管理范围,进行有效监管,将国家出台的消防安全管理政策落到实处。电厂职工作为企业运营和建设的参与者,应自觉参与组织设计、制定、实施的消防安全管理活动,保障火电厂消防安全始终处于可靠水平。火电厂在加强效益管理的同时应兼顾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对所有涉及消防安全的人、财、物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具有全员参与性,所有直接参与火电厂工作及其相关工作的员工都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只有实事求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天候的动态管理,才能将消防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实现电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加强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
人的因素。人作为消防安全设备的提供者、消防安全制度的制定监管者,消防安全部门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能够及时指出火电厂目前存在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纲要、章程、规定和备忘录,保障消防安全管理政策得到切实履行。物的因素。指的是消防安全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室外消防池、消防栓,室内的消防安全通道、灭火器,消防门、烟雾报警器等,只有具备了上述设备消防安全管理才能实现。消的因素。首先消除安全隐患。火电厂要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演练、安全检查及相关培训,对演练、检查或培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并坚决落实,直至问题被彻底解决。如问题性质严重则应立即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在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管指导下进行科学处理;其次消除安全事故。火电厂可通过加强执勤巡逻力度、建立完善的报警机制来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通过加强培训来提升消防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发生在厂内的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消除。防的因素。消防本为一体,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防”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消”。首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画展、设计报刊专栏、文艺汇演等生动活泼的宣传活来吸引员工参与,使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在生动有趣的宣传活动中获得加强;其次要做好常规防治,要加强“科学报警、安全灭火、紧急逃生”常规消防技能的推广,通过推广学习、定期考核、组织演练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员工能够在实践中切实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3风险控制及优化措施分析
3.1加强消防设施的日常巡检以及维护保养。
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管理以及维护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火力发电厂生产区域的具体情况、消防系统配置情况等等,制定出较为科学的巡查线路,从而确保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消防系统风险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排除。对于消防设施的日常巡检来说,需要从集控楼的集控室开始进行,在完成集中报警控制器巡查之后再实施汽机房的巡查,之后通过汽机房进入到输煤系统中进行巡查。对于消防系统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来说,要按照具体情况适度提升巡检的频次,同时要加强消防设备的保护。例如对于输煤区域来说,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灰尘以及水雾,所以要对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设置必要的防尘防水保护设施,同时也要加大粉尘较大区域消防系统设备的清扫,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粉尘对于消防设备的影响。完成消防系统检测后要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同时要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习,以此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要安排具有专业消防维护资格的消防系统管理人员定期实施消防系统的检测,能够第一时间明确消防系统所存在的风险;对于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详尽的记录,将风险点记录在案,用于后期的检查和分析研究;要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并且制定出完善的消防应急预案,能够有效提升火力发电厂相关人员的火灾应对措施,一旦发生火灾时可以准确应对,降低伤亡以及损失。定期对消防系统实施检测以及试验。要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运行管理人员、定期实施消防系统的检测以及试验,以便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设施维修以及更换。
3.2 加强防火重点部位安全管理
火电厂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大,政治影响大的部位。一般把构成国家、集团公司规定重大火灾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场所等,都要列入公司重点消防部位。防火重点部位一般指主厂房区、除灰脱硫脱硝区、配电装置区、点火油罐区、贮煤场区、供氢站区、氨区、消防水泵房区、材料库区、档案室、中心机房等。具体部位为:集控室、配电室、母线室、电子间、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制粉系统、汽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及制氢站、氨站及系统、变压器、电缆间及电缆隧道、蓄电池室、煤场及输煤系统、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等。重点消防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消防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消防措施,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制定防火重点场所的灭火方案,并经常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重点消防部位或场所应有明显的消防警示标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悬挂特定的牌子,其主要内容是:消防重点部位名称及消防责任人。对重点消防部位的岗位人员,应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技术培训。执行每日消防巡查制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检查形式、项目、周期和检查人。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对查出的火灾隐患应逐项登记,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重点消防部位或场所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
3.3 加强动火等高风险作业管控
火电厂现场施工检修作业中不可避免出现动火等高风险作业,必须严格按动火作业管理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手续,动作作业人员应考取动火工作票负责人资格,并按规定的动火等级办理动火工作票。动作作业前现场配置消防器材进行动火监护。在易燃易爆物品物品储存区域、输送管道上、储罐等区域和设备进行电、火焊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电、火焊设备均应停放在指定地点,不准使用漏电、漏气设备,火线和接地线均应完整、牢固,禁止用铁棒等物品代替接地线和固定接地点,电焊机的接地线应接在被焊接的设备上,接地点应该靠近焊接点,并采用双线接地,不准采用远距离接地回路。特别重视防腐作业期间动火管理,密切关注施工进展情况,及时掌控其工作特点,严格把握动火工作票的审核和批准,同时,加强该区域的特巡检查,严防各类火灾的发生。焊(割)工作的管理。焊割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训练,熟知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制度,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不得违章作业。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工作。
3.4加强专职消防队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
火电厂要严格按照火电厂消防设计规范,配置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伍。由专职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检查,针对消防四个基本能力建设开展消防培训,扑救电厂火灾,开展日常消防演练、演习,管理、检查和维护厂区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防护用品,按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规定对动火工作进行消防监护及检查,对厂内危险物品(油、氢、氨、酸碱等)装卸、运输过程监护和押运。专职消防队要加强日常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完善消防应急设备,不断提升火电厂救援灭火抢险的能力。火电厂运维人员、库房人员、办公人员符合年龄条件的员工应为义务志愿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应每年接受消防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专职和志愿消防队应定期组织消防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志愿消防队消防活动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专职消防队消防活动每周不应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结语
大力加强和有效改善电力企业消防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电力生产发供电过程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必由之路。火电厂消防安全工作复杂多样,风险多广,有效识别和提高火电厂安全管理人、物及消、防因素,加强消防设备设施及消防器材日常维护,加强防火重点部位和动火等高风险作业管理,加强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建设,提高火电厂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有效化解火电厂消防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沈小玲.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风险管理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21):113.
[2]张庭.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7):355.
[3]何亚霄.关于如何加强火电厂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河北农机,2017(9):39.
[4]闫东玲,高锦田.建立我国消防社会救援体系的构想[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6(12):76.
[5]邓荣华.议消防工作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