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电力供应具有着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和稳定性,根据其电源工程来进行设计,使其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水平进行全面提高。所以,为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我国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电力部门的管理,尤其是电力工程设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够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现如今我国一方面在大力的支持电力生产侧节能减排的环保作用,并且也是限制了一部分电力系统的电能输出。另外一方面为了能够满足市场的电力需要,从而大量进行电力生产项目的建设,这样也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所以在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的需求和供电工给作出深入的调查分析,为电力工程的建设提供出相应的参考,更好的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得到电力系统的大力配合。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特点
1.智能电网对于攻击的防御性加强
智能电网的建设,就可以提高对于我国电力系统攻击的防御性,一旦发生用电事故等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智能电网技术恢复当前的电力系统,同时还能利用此电力技术维护整体电网的防侵袭能力,避免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同时,还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防御性,能够为国家用电安全增添保障,减少人们的用电不便。
2.智能电网用户的激励性
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也具备其它的优势,特别是激励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在能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其独特的计算方式对强用电信息加强用电控制,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用户造成用电消费的习惯,提升用户实际用电需求。
3.智能电网的高效性及兼容性
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而言,更具高效性及兼容性。高效性体现在智能管理方面,智能电网的电力技术,可将电网资源进行结构优化,实现科学配比,发挥电网最佳功能,这样就可以提升电力性能,还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而所谓的兼容性,则体现在统一条件下兼容不同储能电力系统,降低电网限制,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确保用电及供电质量。
4.智能电网的自愈性
智能电网更兼具自愈性的特点,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现代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若发生故障问题,电力系统传感器就会将错误参数传回主控制系统,继而主控制系统会自动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及修复,从而更好的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营,满足用户多种用电需求。
二、电力工程设计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1.节约规划设计成本原则
为了能够使电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确保系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功能性,考虑到整体的设计成本,要用最经济安全的方式,为现代化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节约项目成本。
2.确保规划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保持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确保整体的安全性,是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求,加强对设备的长期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科学检测,从而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
3.严格按照规定周期完成设计原则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不仅能够扩大电能应用范围,而且还有效地避免对客户产生影响。
三、电力工程设计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分析
1.电气计算
首先,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是对电力系统接入方案的检测最直观方式。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够对电网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解到各电元器件的重要作用,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电气计算的过程中,使相关工作人员详细地了解到系统的功率、电压的实际分布位置,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价值。其次,如果是对单项电力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对电计算,不仅包括频率计算,而且还包括系统暂态计算,是电网电流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结合所计算出的结果分析,制定出多样化的系统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所出现的问题,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加强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最后,是对短路电流的计算,是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只有对短路电流数值进行精确的计算,才能够发现系统短路故障的实际原因,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分析与解决,及时对电气设备的校验,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参数需求。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线路保护,及时发现电气故障问题,采取切断电流的解决措施,能够把电力系统的损失值降到最小化。
2.强化成本控制,提高供电效率
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系统的带来很大压力。除此外,针对市场经济中,配电业务及发用电计划的改革都会给智能电网带去更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出了要保证自身运营的稳定性,还要对研发新型电力技术以此降低发电成本,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来提高供电效率,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3.做好电力负荷的预测分析
对于电力负荷预测而言,主要作为电力系统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有效预防电力供应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弄清楚当地的电力负荷情况以及电力供应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使其电力系统的规划有的放矢。电力负荷的预测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大用户调查的方法对十年之内的电力需求和供应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对其影响电力工程负面的因素作出及时的排查,这样可以可以对其电力系统进行提前的规划设计。此外还需要对电力系统的短期运行情况,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期以及低谷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排查,对其电力进行统筹的分配规划,避免因为电网电力的供应波动从而出现不稳定方面的问题。此外电量测量的方法能够使用产量单耗的方法以及产值单耗的方法或者是用电水平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计算出农业区以及居民区和校区等用电的水平,但需要注意是,要对规划单位的建筑面积负荷指标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实际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的负荷密度系数引起足够的重视。
4.确保接入电网系统方式的合理
重点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不同区域的建设情况分析,对建设地区的实践勘察,把相关的信息数据详细地进行记录,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例如:原电网的分布特点、分布情况、发展规划等,都是电网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对电网规划设计方案,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对各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只有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才能够全面地落实到建设的过程中,使各项工作都严格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始终都遵循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还需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自然能源的合理应用,才能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提供有利条件。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规划主要是作为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是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此,制定出完善的建设方案,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遵循节约成本的设计原则,加强对准备工作的管理,能够把重要的信息依据进行搜集、整理,储存到信息数据库内,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完成性,促进我国电力领域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康.探讨电力工程设计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2017(30):23.
[2]王嗣光,姜京京.在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74,76.
[3]崔文东.试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99(12):193-199.
[4]赵宏.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99(1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