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姚宁
[导读] 摘要:当前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中,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用电要求,需要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当前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中,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用电要求,需要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如果电力线路在运行中出现各种故障,就会给人们用电带去负面影响,所以,这就需要了解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促进电力线路运行稳定性的提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维护;常见问题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以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电力技术为支撑进行发展的,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最常见的电力系统操作模式。在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整体保障配电网络的传输安全以及传输质量,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成效,应该积极加强电力系统维护管理,依托于科学维护管理措施,切实提升维护管理工作质量,充分全面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用电服务及需求。
        一、电力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线路接地故障问题
        电力线路接地主要有一些作用,分别是为安全保护、线路故障处理和工作需要提供服务,导致该故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单相接地。要加强该故障的预防,就要定期做好维护检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人员安全,要先实施线路接地处理,这样就可以对静电荷进行导入,电流会进入到地下,避免产生问题。现阶段在工作中,有的人员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工作前并未做好接地保护,导致线路有安全隐患。接地方式有多种,每种的优点以及缺点也都不同,线路长时间运行中无法避免会产生故障问题,运行负荷超出线路最大值,就会给人身安全、供电设备带去严重地危害,所以,这就需要重视这一问题。
        (二)超出承受荷载问题
        线路有多种结构类型不一样,在承受电流的能力方面都不一样,每种结构类型的电力线路都有其相应的承受范围。电力线路是电力传输的载体,所以,其承受能力就会影响到系统的供电能力。在架设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先统计这一区域的用电量,防止出现供应电流超过线路承载能力,减少产生超负荷故障问题。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应该依据该地区的用电需求,要架设相应的电力线路,避免出现超负荷故障。
        (三)外表破损
        电能表外表破损指的是计量表显示模糊、外层壳破损、电能表标识牌不清楚等情况。主要原因包括电能表没有平稳固定、螺丝生锈或者数据线接口出现断裂等。另外,外表破损还包括因为接线口螺丝松动、雷击压力过大或者放置不标准的仪器元件等造成电流不稳定,导致电能表被烧坏。农科基地内导致电能表外表出现损坏的原因总结为:首先电表厂家不规范的生产设计和较差的生产质量;其次是电能表工作环境差,如农业试验地部分灌溉电能表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或经常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最后就是不可抗力影响再加上农耕工作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
        二、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对策
        (一)深入分析接地故障根源,科学地制定维护措施
        基于分析线路接地故障根源,能够了解到故障出现的位置和原因等信息,为故障的处理提供依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一般导致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绝缘层破坏、线路本身故障。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从控制线路对地面的绝缘入手或者是电路测量入手[2]。在出现该问题时,需要运用绝缘电表测量绝缘电阻。我们都知道电力线路的分支多,如果接地故障影响到其他分支线路,就需要先划分跌开关区段,逐一进行查询,找出故障根源。对于线路中的瓷瓶以及绝缘子,应该定期清理,保证表面是干净没有污染的。在对绝缘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严格检验其质量以及性能,让其的性能满足标准。


        (二)找出短路故障发生的特点,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线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当这一问题出现之后,就应该结合故障特点,找出其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结合线路运行物理学特性,要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那么线路中的电阻会马上有变化,要么降低速度很快,要么消失,但是电流会很快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和处理策略,会让电气设备也受到影响,会出现烧毁问题,严重的话会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3]。所以,在出现这一故障问题时,就应该全面的检测电阻,明确短路位置,找出导致故障问题出现的原因。按照短路故障特性,一般普通短路故障问题检测方法可使用灯泡法;而万用表法,可以全面对线路的短路、回路情况进行检测,工业用电线路短路故障可以采取该方法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可以明确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升处理效率。
        (三)以太网远程技术的维护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以太网远程技术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维护技术和措施,能够提升运维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实践过程中,采用这类维护技术,主要依靠安装及使用光纤收发器和以太网卡组成光纤通道,并透过高效率的运行光纤通道从而开展系统自动化的维护工作,是一种非常高效且运行简便的维护技术。同时,在实践维护作业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化的维护管理,通过点对点高效连接的方式,以此来整体提升维护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管理工作是系统复杂的综合性工作,维护管理的重点以及要点等都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结合运行维护的主要侧重点等,精准高效利用这一维护管理技术,在不断强化运行维护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可靠性,切实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安全。
        (四)接地防雷系统维护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维护过程中,为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更好地防范可能产生的雷击问题等,应该全方位加强接地防雷系统的维护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在维护实践过程中,应该着重明确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对接地防雷系统的影响比较大。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充分明确电阻值,并尽可能降低电阻值。依托相对低的电阻值,能够保障电压的稳定性,确保电压值始终处于合理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在接地防雷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明确防护重点,始终坚持防治结合的科学原则,整体提升维护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理清防雷接地系统维护管理的特殊区域,将由金属氧化物制作而成的避雷装置安装在系统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两侧,并同时开展三点结合的接地处理。此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电力系统差异化的特点以及不同环节等,科学选用高质量、高标准的防雷装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位置,其在运行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出现一些故障问题,要想避免和减少故障问题的出现,电力部门需要和其他部门合作,对接地故障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排除法找出雷击故障区域、找出短路故障发生特点,有效计算所在地区实际用电量,合理的选择线路,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满足用电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莫峻华.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中的信息安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193-194.
        [2]李钢.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9):197-198.
        [3]张岩.工业电气自动化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初探[J].冶金管理,2019(03):110.
        [4]梁小姣.电气自动化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234.
        [5]袁丽娜.工业电气自动化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8(06):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