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现代我国的技术,无论是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与国外的转换技术和电测量技术存在差距。若这些差距能缩小,我国的可变电气技术自动维护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将会得到增加,变电运行的智能技术将得到很大的改进。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分析
引言
到现在为止,国内变电运维技术不管是在硬件方面或者在软件水平上,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不断进行优化,倘若上述问题无法处理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变电自动维护工作,鉴于此,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变电维护中的应用问题。
1变电站管理工作中变电运维的现状
现在,变电站是我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24小时值班的变电站中,这种监控方式虽然能及时解决处理突然出现的问题,但对人力资源的最佳分配会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变电所监管方式逐渐变成了智能控制模式,不需要为变电站全天24小时安排特殊监管人员,可以使现代化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整体的控制和分配,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接收信息,并将变电运行的指示转交给变电站。控制中心监管与传统的变电站管理模式相比,智能管理模式更适合时代的发展,更适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此外,一个智能的变电站管理模式也可以确保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测量中心、调节中心在科学合理范围内实现控制和模拟自动化,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的速度和传递效率。
2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重要性
2.1保证稳定安全用电
电力能源供应保持在安全稳定的状态,需要全面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水平,借助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一方面为各领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能源,另一方面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日常生产中,应重视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将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为生产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电站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工作,并且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时实施处理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所以加强电力系统的检修和维护,是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检修和维护工作,发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速度。
2.2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电力企业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建立,优化配置资源,既能简化操作流程,还能形成创新生产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电力企业应重视技术管理,在每个岗位配置综合能力较高的技术人员,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建立标准,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从而挖掘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2.3提高运营效率
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相比,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不仅降低运行成本、节约时间,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维护水平。传统电力运行模式,需要较多的技术人员,制定检修计划,安排人员按照计划检查和维修电力系统,由于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存在差异性特点,无法保证检查和维修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此外技术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管理意识等,未能结合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无法提高检查和维修效率,并且还会提高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可以有效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根据每个部门的职责,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完成检查和维修工作,不仅在统一标准下获得良好的检查和维修效果,还能提高运营效率。
3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
3.1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现在变电站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由电网部门安排专门的职工来负责,电网部门是按照运行需求来选择其到底采用哪一种运行方式。因此,受到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制约,对设备的技术运用以及管理两个方面是分开的,使得变电运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多余的运行方式。为进一步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在没有充分掌握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条件下,操作人员通常会选择多余的操作。其次,相对较高的风险。因为上述两个环节是分开进行的,从而导致操作者无法充分把握设备工况,从而使得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引入智能化变电技术之后,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获取设备工况相关信息,若发生问题,设备能够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管理者,由此可以明显提高管理效率。
3.2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变电站的所有仪器都是由专门的仪器监管方法统一管理,所以变电站仪器的修理和更换、仪器的测试、仪器缺点管理都是由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管理。管理部门根据仪器的运行状况来制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方式。控制和技术能力有限,设备的管理和设备的应用是分开的,例如,额外的运行方式。为了使电力更安全,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变压器仪器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不必要的操作。仪器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是分开的,工作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仪器的运行情况,这使得整个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新的设备管理概念产生于知识技术的应用。在变电运行转换过程中,将变压器设备的控制提高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水平。使用智能技术转换器,得到变压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仪器可自动对维修人员发出维修提醒。智能操作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仪器的使用安全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水平。
3.3对信息保障体系的要求
变电运维中上述三个层面(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都对信息网络技术有着较高的需求,且电网也需求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在电网建设中,需要得到信息保障体系的支持。信息技术能够为电网建设、变电运维提供先进的工具,同时该系统是涵盖了智能变电运维与电网的系统,因此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传输方式与访问途径。但目前的智能变电运维技术根本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究其根由,主要是由于电网中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各个信息相互分离所致。
3.4电网变电运维中的验电操作
在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验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通过有效的检测对电网故障进行检查,以便为电网的维修提供依据。①当发生电网变电问题时,要对线路电压进行查看,以防维修电路时出现电路带电的状况,保障检查人员的安全。②在故障检修中,可以采用安接地线路的方法对电网电压进行稳定,但要注意的是,检查人员在进行这一步检查时,需要配置相关的安全设备,像绝缘手套、绝缘棒等。③要对电网线路存在危险的地方进行排查,当确定危险点后,要及时进行标注与处理,以便保障电网变电的运维安全。
结语
变电运行技术的大数据智能技术的使用是一种发展的方法,智能化变电运行不仅可以将变电站的工作与日常的维护变得科学简便,还能为信息网络、自动技术提供专业科学的保证。但是智能化变电运行技术在目前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还是有实现的意义和必要的,只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学规范操作方法,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电网的运行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廷,刘博.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290(12):181.
[2]曾麟,林志龙,高俊彦,等.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探索[J].数码设计,2018,7(1):137-138.
[3]张桂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8):178-179+181.
[4]赵唐超.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