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研究陈当三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4期   作者:陈当三
[导读] 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摘要: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了电力调控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意义,同时全面分析了电力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电力调控工作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电力调控;应用研究
        引言
        电力调控是供电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如果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增强调控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对此,本文将简单阐述电力调控运行中大数据的分类,同时分析电力调控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意义。最后,从不同角度入手探究大数据技术具体的应用方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推动供电公司稳定发展。目前,社会的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扩大,对供电质量也提出全新的要求。因此,政府部门重视电力工程的建设,提倡将全新的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其中。而大数据技术凭借自身多方面的优势,在电力调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减少调控人员的工作量,还有效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电力调控系统。
        1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在电力调控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其发展带来较多实质性的帮助,对其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提升电力运营管理水平。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之中设备和系统构造都变得更加的复杂,对电力运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动化设备和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调控的精准性。第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在当前的智能电网应用中,为用户的实际用电带来较大的方便,人们不再需要到电力公司进行费用的充值,通过网络缴费可以实现将费用直接下发至电表。同时通过对AMI数据的分析,还能够有效判断用户的用电量和消费特征,从而做好电力调度的运行和规划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第三,有助于对政策进行优化。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针对电网的政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而其中一些新出台的政策是否起到良好的电力调控效果,这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点。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应用,能够有效看到政策带来的实质性帮助,从而对政策的优化起到参考性作用。
        2应用措施分析
        2.1加强电网检修工作
        电力系统复杂性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电网检修工作的难度。首先在电网故障问题的诊断方面较为困难,使得对电网故障的诊断时间延长,也因此影响到许多客户的用电体验,对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针对该方面问题,在引入大数据技术后能够十分容易的解决,加快电网检修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在某区域电网出现故障之后,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做深入的分析,能够迅速查找到故障的准确位置,以便维修工作的开展。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安排电网计划检修工作,避免重复性停电、延期供电的情况发生。在大数据技术下,将区域范围内的用电需求、电力设备缺陷数据等进行整合,然后对整个检修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及时通知区域范围内客户停电、供电准确时间,从而将检修工作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对电力负荷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基本以火力发电为主。而当前社会中,提倡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思想,因此积极建设并推动新能源发电系统。将两种不同的发电方式进行比较,发现新能源发电更具有自然性的特征,其中的人为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并存在较强的间歇性问题。在这一条件下,如果实现新能源发电与传统火力发电并网,将会进一步增加电力调控工作的难度。

为了积极迎接挑战、解决电力系统的问题,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电网中,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重要作用,对电网运行进行合理的调度,实现对负荷信息的有效处理,优化电力调控的效果。另外,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新能源发电进行调度,能够有效避免间歇性问题的发生。当新能源发现系统发生间歇性问题后,常常会影响供电质量,无法满足电力用户的相关需求。同时,传统的电力调控并不能及时运用火力发电弥补新能源供电的不足,此时电力系统的稳定新与安全性将会降低,影响供电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电力负荷的调控中,可以实现智能调控的目的,一旦新能源供电发生间歇性问题以后,能够根据负荷变化及时将火力发电系统的电能补充过来。基于此,可以在根本上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践行节能降耗的时代理念。
        2.3对电力系统安全进行智能预警
        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电力系统能够具备智能预警的功能。虽然以往的电力系统中,也具备该功能但基本以离线的方式对系统状态进行分析、计算与预测。因此,传统的安全预警功能相对并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其整体效率相对低下。相比之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增强安全预警的智能化程度,弥补传统预警方式的不足。例如:将数据分类存储处理技术、全网仿真统一技术等,应用在数据统筹处理中,可以实现对异常数据的筛选、处理,同时能够追踪至确切的故障区域中。基于此,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数据信息第一时间确定系统故障位置,并结合数据信息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以此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因此,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预警工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全面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另外,该系统还能够实时对评估方案以分析、优化,降低工作人员分析工作的难度,增强故障处理的便捷程度。
        2.4智能预警电力系统安全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智能预警的功能。传统安全预警的实现以离线计算和评估预案形式来预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知,传统的预警方式很难实现电网运行中的实际需求,效率极为低下。所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过程中很有必要。比如当前将全网仿真统一计算和数据分类储存处理技术应用到电网运行数据的统筹处理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筛选和处理异常数据,追踪到准确地故障区域,并对位置进行精确,且可以实现评估方案的实时化,对相关故障的解决更加的高效便捷。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电力调控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从目前的实际应用现状来看,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也确实能够为电网运行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笔者认为在电力调控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应当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工作,有助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加强智能监控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运行问题;第三,加强电网检修工作,提高电网检修的效率。相信在这些方面都实现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能够让我国电力调控变得更加的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谷芳,张新友.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70.
        [2]姜丽珍,耿胜魁,路正霞,等.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8(12):62+81.
        [3]薛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风力发电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3):213-214.
        [4]于磊,王双,韩宇龙,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网故障智能诊断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6(2):32-3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